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推进“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第二部分)

2021-01-19 12:02:44

6. 强化文化育人。一是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革命文化教育长效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报告等,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革命文化,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结合学校学院实际,打造工作载体和活动品牌,有工作制度、落实措施和实际成效。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类社团指导,规范社团管理,丰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活动。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和教书育人全过程,作为师生教育和开展各类活动的价值导向,有机融入到教师理论学习、教师培训、学生主题党团班会、校园文化活动中。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广泛开展民族英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学习教育活动,培育、选树和宣传学习励志、实践奉献、参军报国、诚信友善、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三是建立校史院史学科史文化育人功能发挥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校史育人功能,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参观校史馆,阅读《师韵》、《从北科大走出的院士》等校史书籍,引领学生了解学校文化历史,增强爱校荣校意识。扎实开展校史、院史、学科史文化育人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院史挖掘梳理工作,依托院长见面会、系所主任见面会、学院开学典礼等活动邀请学院领导、教授代表讲解校史校情、院史院情,通过学院网站、新媒体平台、宣传栏普及院史知识和优秀事迹, 扎实开展“知校史、明校情”校史知识竞赛、“感恩母校”主题班团日等活动,营造校史、院史、学科史育人氛围。四是建立专业文化育人功能发挥长效机制。注重院系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学院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打造具有院系风采、学科特色的室内文化景观,体现环境育人功能。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学校各类文化品活动,充分挖掘学院和学科专业文化育人要素,至少创建1项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

7. 强化网络育人。一是加强网络建设和新媒体建设。加强学院网站建设管理,制定学院网站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制度,专人负责学院网站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定期研判网站安全风险,查找软硬件安全隐患,加强内容管理,建立网站内容监管和上传审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宣传、文化传播和网络育人作用。加强学院新媒体平台矩阵管理,对学院官方新媒体平台以及师生新媒体平台运营负责人开展定期培训教育,推动内容审查、信息发布、联动推送、工作培训、项目评优等一体化建设。制定网络安全、舆情监管和危机预防应对机制,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密切关注师生自媒体,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二是建立网络素养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师生网络素养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学校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校园“四有”好网民。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活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教师网络评论员、学生网络宣传员与网络文明志愿者培养,培育网络力量。探索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网络育人工作等纳入师生考核、晋职、评奖评优等机制。

8. 强化心理育人。一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配合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品牌活动,依托专业方法开展“贝壳彩虹路”新生成长与发展小组工作。辅导员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培训,具备一定心理辅导工作技能,面向学生开展深度辅导和心理疏导。二是健全预警防控体系。定期开展重点关注学生排查与研判工作,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建立院系、班级、宿舍“三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推进重点关注心理危机学生“一人一案”,通过多种渠道实时跟踪心理动态情况。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三是建立学业与心理双辅导联动机制。建立院级学业辅导中心,制定学院学业辅导中心建设方案,专人负责学业辅导工作,积极建设包括本科生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讲师等在内的学业辅导工作队伍。针对重点关注学生尤其是心理障碍学生的日常学业动态开展持续关注和定期研判。定期开展针对重点关注学生尤其是心理障碍学生的学业帮扶活动。四是加强教职工心理健康工作。学院领导班子、系所负责人积极发现和解决教职工心理问题,排解工作压力,增添人文关怀。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帮助教职工树立阳光心态。

9. 强化管理育人。一是明确岗位育人职责。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目标、途径等,将育人元素落细落实。二是优化学院内部管理机制。健全依法治院、管理育人制度体系,加强立改废释工作,制(修)订完善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不断优化学院内部管理机制,理顺工作流程,方便师生办事,让师生“少跑路”。三是加强队伍管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学院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完善师德宣传、教育、培养、激励、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严格师德考核及其结果应用,对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严格查处。把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作为选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在新教工的招聘中突出对其思想政治状况的考察,并纳入招聘简章、面试测评要素、聘期考核指标等。新教师入职培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在优秀教师团队培养以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过程中,有师德教育方面的专题内容。四建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管理岗位考核评价方案,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把育人功能发挥作为评奖评优条件,构建以育人为导向的师生荣誉体系。

10. 强化服务育人。一是建立健全服务育人机制。挖掘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应用在聘用、培训、考核等各环节。加强学院机关、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加强监督考核,在评价服务质量过程中突出学生评价。二是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建立与后勤、图书、医疗、保卫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积极配合服务部门落实育人要求,开展相关专题教育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三是建立校史院史学科史文化育人功能发挥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校史、院史、学科史文化育人宣传活动。加强学院网站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