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上午,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主办,《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和《云大地区研究》三家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区域和平与发展”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论坛以线上的形式进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国内17所高校的21名博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论坛。论坛围绕“东南亚地区安全与国际关系”、“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国家治理”和“东南亚历史、社会与文化”三个议题,由来自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和云南大学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点评。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陈光慧副院长和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张振江院长先后致辞。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始终坚守东南亚地区研究的学院特色,通过本次博士生论坛所搭建起的学术平台,希望参会的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中有所收获。在“东南亚地区安全与国际关系”、“ 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国家治理”和“东南亚历史、社会与文化”三个分会场,各小组参会的博士生结合提交的论文进行简要报告,各分会场老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分会场一以“东南亚地区安全与国际关系”为主题,七位发言人围绕东南亚国家间关系和地区大国博弈等内容进行主题汇报,范宏伟、付宇珩两位老师结合各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各位同学的问题意识,并从研究方法、变量关系、文字表述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向同学们提出具体建议。
分会场二以“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国家治理”为主题,七位发言人的论文涵盖了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学、澜湄区域合作、东盟地区环境治理和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等内容,卢光盛、赵子乐两位点评老师肯定了参会同学论文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在提出针对性修改建议的同时勉励青年学者多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开创性探索,多研究具体问题,多尝试不同范式的研究。
分会场三以“东南亚历史、社会与文化”为主题,七位发言人分别聚焦于印尼独立以来的侨民政策、马来亚华人问题、越共十三大后越南文化外交战略的新动向、当代越南国家形象塑造进程与政策、美国印度洋战略的起源、科伦坡计划中武吉丁宜医学院项目与印澳(尼)关系的困境、贸易如何影响东盟民众对华情感倾向等问题进行论文汇报。吴宏娟和张倍瑜两位老师在点评时认为,参与者的选题新颖、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逻辑结构完整,同时也就每位参会者的具体问题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指出历史研究要从史料出发,由以小见大,有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
在总结环节,各小组代表在总结小组内容之际,均表示老师们的专业点评让自己受益匪浅。根据文章创新性、理论深度、方法运用等标准,此次论坛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六名同学,并为获奖同学提供了奖金和获奖证书。本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共收到来自国内外博士生所提交论文30余篇。经论坛学术委员会匿名评审,最后共有来自17所高校的21篇博士生论文入选本届论坛。经论坛学术委员会评审和打分,获奖情况如下:
第二届“区域和平与发展”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名单
一等奖秦北辰、石有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价值链分工的国内政治逻辑: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汽车产业为例》
二等奖吴耀庭(中山大学):《科伦坡计划中武吉丁宜医学院项目与澳印(尼)关系的困境》陈子晗(中山大学):《危机,抑或转机:东南亚国家的战争、立国模式与财政汲取能力》
三等奖刘欣(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印度洋战略的起源(1963—1966)》常欣(清华大学):《美国海军基地对驻在国内部政治暴力冲突的影响——基于菲律宾的空间分析》栗潇远、黄胜思(复旦大学):《政治庇护体系与战后印度尼西亚工业化建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