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逐梦 志存高远|践井冈之行,悟回信精神

2020-08-30 15:43:32

为贯彻落实《中共暨南大学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以及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有关要求,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暨本科生主题社会实践培训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近期为期四天的井冈山实践教育活动,讲认识、谈体会、话感悟。

 

重温三湾改编,学习草鞋精神

 

01“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1.jpg

瑞金红色民宿调研团

 

8月18日上午,经过11个小时的火车和3个小时的大巴,培训班全体师生终于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神圣又庄严的土地。

下午3时,高利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三湾改编的背景、起因、具体措施和意义。三湾改编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期间,老师让同学们就当初军队组织混乱、悲观消极和军阀作风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热烈的讨论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当初整顿军队的艰难不易,也明白了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首要前提。

晚上7时,学编红军草鞋的体验课上,牛鑫瑞老师提到彭德怀说过的一句话——“现在革命胜利了,可以穿皮鞋了,但做人不能忘本,穿皮鞋也不能忘‘草鞋精神’”,让同学们记忆深刻。红军草鞋的精神内涵是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不变本色,是牢记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是复兴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动力传承。“不能忘本”是坚守初心,时时刻刻记住全国人民一条心,在艰难险阻、寸步难行的环境中依旧矢志不渝、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信中也曾写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带着这样的认识走上接下来为期一周的井冈瑞金之行,我们更加充满信心,不碰南墙不回头,认真完成此行的学习任务和调研报告;在这之后,努力学习,刻苦奋进,“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成为对人民和国家有用的人,为中国建设时代强国做贡献。(文|林子欣)

 

02井冈之行点亮奋斗之火

 

2.jpg

瑞金红色研学调研团

 

经过漫长的11个小时,在星光闪烁的夜色中,我们抵达了吉安火车站,开始了井冈山红色之行。8月18日,迎着清晨的曙光,我们一行人到达了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正式踏上了这片红色热土。

在当天下午的“三湾改编”课堂上,高老师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三湾改编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开展情境教学,鼓励我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党领导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和党性的纯洁与力量。在晚上的“编草鞋”课堂上,牛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井冈山上的草鞋故事,使我们充分理解了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我们现处物质富裕的年代,也万万不可忘本,即使穿着皮鞋,也不能忘记了“草鞋”。当年的红军战士都曾是热血沸腾的英勇少年,他们靠着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和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干革命的战斗决心,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型道路,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好的今天。

在战争年代,青年是革命的主力军;在和平年代,青年是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青年为祖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并提醒我们:“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身上的时代使命,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让革命精神成为点燃我们个人奋斗的理想信念之火,为党、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文|冯格格)

 

祭奠井冈英烈,重温黄洋界保卫战

 

01井冈山精神,不忘于心,寄念于行

 

3.jpg

瑞金革命文物先锋队

 

 

 

8月19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黄洋界哨口工事和哨口营房等革命旧址。瞻仰着胜利纪念碑,以及毛委员亲笔题下的《西江月·井冈山》,我们感受到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艰辛和悲壮。

在红军主力下山以后,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四个团准备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危机时刻,红四军第31团团长朱云卿和党代表何挺颖沉着冷静,带领群众们设立了五道防线,还打响了至关重要的“一炮定乾坤”,成功击退敌人。老师还通过快板的形式向我们重现当时的场景,带领我们参观迫击炮的复原物和当年的挑粮小道。他们这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激励着我们。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所提到的“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们和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战士们一样,都肩负着重任,我们都需要不畏艰难险阻,矢志奋斗,牢记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文|张华亮)

 

02学习前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4.jpg

瑞金民宿经济调研队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在国家发展迅速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表示,牢记“心有所行,方能行远”,希望高校师生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

而回望在井冈山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很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8月19日,全体师生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参加“祭奠井冈英烈”仪式教学。陵园庄重肃穆的氛围,像一块重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我们跟随着礼兵的步伐拾级而上,耳麦中播放着沉重悲鸣的音乐,走过烈士陵园前的一百零九级台阶,抬头瞻仰高处的青松与不眠的英雄,在吊唁大厅中进行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纪念馆外,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基地老师带来的现场授课,共同缅怀和重温革命先烈的事迹,学习革命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穿过大井朱毛故居的黄泥墙青瓦房,我们忆起读书石边、天井之下那浓烈的湘音。被层层蓝白云海吞噬的黄洋界,伴着飘扬的院旗传来“山下旌旗在望”的回响……

即使舟车劳顿,井冈之行却如同雨后出现的那抹虹光,总给人意外和惊喜,让人感叹,不虚此行,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认真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不断传递革命精神正能量,努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文|肖渝)

 

体验红军生活,学习革命精神

 

01体验红军一天,追忆峥嵘岁月

 

5.jpg

瑞金红色文创发掘队

 

8月20日,我们身着红军服,肩挎红军包,手提木制土枪体验了红军的一天。全体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进行了“急行军”“反围剿”“访民情”“自做红军餐”“八角楼现场教学”“大仓会见”等活动。一天的行程下来,同学们大多筋疲力竭,不禁遥想当年红军战士们的辛酸与艰苦。井冈山的斗争成果是来之不易的,星星之火最初是如何保留火种,扎根井冈山,以图燎遍中原大地的呢?

在“访民情”“八角楼现场教学”“大仓会见教学”中,老师们带领着大家更加详细地了解了毛委员当年率领工农红军扎根井冈山的故事。井冈山当年的艰苦卓绝、拼搏热血的革命故事早已成为了历史,但革命精神会在中华儿女的心中长存。这种精神就像井冈山中那些翠绿青葱的树木一样,历经百年沧桑,见证百年动荡,却愈发高耸碧绿。当年的“土豪劣绅国民党”已被打倒,革命已然胜利,新时代的号角仍需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作为担当时代复兴大任的中国青年,我们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把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导向标,在实践中不断磨练,积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谱写青春之歌,绽放青春之花。(文|王卓颖)

 

02秉持革命信念,完成时代使命

 

6.jpg

瑞金脱贫攻坚特色产业调研队

 

8月20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暨本科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前往坝上村参加“红军的一天”活动,在上午体验了“急行军”、“反围剿”阻击战,午间在老乡家中做饭、做调查,下午在八角楼聆听谢老师的详细讲解,在大仓会见旧址听贾老师细说毛泽东与袁文才的结交故事。

其中,在“急行军”活动中,同学们身着红军服、头戴红星帽、肩扛木土枪,使用地图完成寻找地标、辨别草药的任务。面对陡峭山路和炎热天气的挑战,同学们不畏困难、互帮互助,感受着挑战中的苦与乐。在活动中,我们不禁联想起当年红军征程的重重艰辛与苦难,这次体验让同学们对革命英雄们坚定的毅力和信念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如此写道:“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井冈山之行让信仰点亮我们的人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中,我们也要在自己的战场上秉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完成党和人民交付我们的时代任务和使命。(文|李绮雯)

 

03牢记先辈教诲,展现新传学子风采

 

7.jpg

瑞金景区红色教学调研团

 

本次井冈山之行悄然迎来了它最为特殊的一天,在这一天上午我们通过“急行军”“反围剿”“自做红军餐”等三项活动,真切地感受到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活和为民为国的伟大情怀。

令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模拟“反围剿”活动,在武力装备和士兵配置处于极大劣势的处境下,要保留红军革命火种尤为艰难,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红军要抵御敌人的围剿所需要的韧性和智慧。通过本次的反围剿活动,我们意识到红军在面对敌人残忍的围剿时是多么的无畏和机警。红军留给我们青年后代的不仅是美好的和平生活,还有这份勇敢和坚韧。

而由于没有当年红军那样和群众的紧密联系,我们在这次模拟“反围剿”活动中无法再现红军以少胜多的伟大神话。革命年代,正是因为红军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与人群众同甘共苦,铸造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才能在革命中取得胜利。所以我们要时刻铭记群众的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同甘共苦。

最后,我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时提出的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希望有更多高校毕业生到边疆基层工作。基于此,我想再次感谢本次井冈山教育实践活动给予我们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我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会牢记革命先辈的敦敦教诲、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展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子的采,为群众的美好生活作出真切的实质贡献。(文|吴琳、唐熙郅)


责任编辑:李洪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暨本科生主题社会实践培训班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结合近期井冈山实践教育活动,讲认识、谈体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