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家书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2-03-08 09:06:49 共产党员网

尺牍锦书传深情,红色家书见初心。众多革命先烈在人生征途上留下了一封封浸透硝烟与血汗的书信,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豪情与大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赤子情怀,拳拳家国情跃然纸上。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在重温这些家书时砥砺初心、接续奋斗,使之成为前进路上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读红色家书,锻造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一封封家书激荡起历史的回声,记录了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彰显了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融汇为一种攻坚克难的力量,字字如钧,印证着革命路程的艰辛与不易。在带领红军突破敌军包围的途中,刘伯坚负伤被捕,写下“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豪言壮语;吉鸿昌积极抗日,牺牲前在信中对妻子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字里行间饱含了他无惧死亡的淡然从容。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在给父母的书信中写下“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为了祖国人民,他毅然站在光荣战斗的最前面……一封封家书背后,埋藏着革命建设路上的坎坷与磨难,同时又孕育着生生不息的希望与能量。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征程,这是用鲜血和汗水、勇气与智慧浇筑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探索中收获胜利的百年,在漫漫征途中,共产党人无所畏惧,“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他们用奋勇拼搏、流血牺牲为我们开创了一个繁华盛世。

  读红色家书,淬炼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的崇高精神。翻开一封封家书,其中承载的是共产党员忠贞不渝的信仰、救国救民的勇气以及自强不息的品质。夏明翰在给大姐的信中写到“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方志敏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史砚芬烈士在就义前写下一封带血的遗书“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100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封封彰显信仰信念的家书,一个个不惜牺牲生命的奋斗故事,展示了共产党人和先进人物的炽热情怀,也映照出广大革命先烈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拾前人之志,胸怀大理想、大追求、大境界,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努力奋斗,将自己的涓滴之力汇入时代的磅礴伟力中去。

  读红色家书,赓续敢于担当、无私无畏的忘我精神。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封烈士写给妻子的遗书:“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牢记初心和使命,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积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要时刻擦亮为人民服务的底色,将天下为公、艰苦奋斗、清廉务实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安全、环境、民生等领域的需求和期待,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变为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杨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从红色家书中汲取奋进力量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