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七十载,青春奋进新时代 | 军博领略强国风采,首博体味民俗风情

2021-01-18 19:23:48

1999-2009

中华世纪坛是一座日晷型的纪念性建筑,馆内种种陈列及展品记录了中华辉煌的文明历史,定期组织的国内国际最新艺术形式作品的展示展演,也使得中华世纪坛为促进北京文化事业发展、增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7月3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顶着如火的骄阳来到了中华世纪坛。中华世纪坛是为了迎接21世纪新千年而兴建的,而队员们也大多出生在世纪之交,随着新世纪一同成长。观看历史浮雕与老照片,体会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执着,体会新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这一切都使这次活动更具别样的意义。

随后,师生们来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家重点参观了抗日战争馆与解放战争馆。馆内陈设着的年代并不久远却浓缩着历史沧桑的展品,使战争的概念不再是封存于书本上的寥寥数语,无数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英雄形象也浮现在了同学们眼前。其中被砍断两根手指的抗日小英雄的照片、染血的革命旗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队员们感叹应当更加尊重和珍惜今日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壮大祖国军事文化力量,怀爱国之心,做护国之事。

下午1时,队员们动身前往位于复兴门外大街的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功能为一体,馆内展品丰富、展览主题形式多种多样,十一个基本展厅内陈设着的上百万件前人活动的书证和物证、珍贵的史料和精美的艺术品,无不验证了中华民俗所具有的旺盛创造力和恒久的生命力。同时,首都博物馆还承担起了收集、整理、修复、研究文物的重任,馆内各式各样保存完好的展品让成员们感受到,北京文博人用虔诚、心血写就的对灿烂文明的珍视,以及建国70年以来国家对传统文物的保护的重视。
馆内的多媒体展映“灿烂北京”向成员们娓娓道来北京从古至今的历史、记述了北京城的兴衰发展,从各个方面开拓了成员们的眼界,使成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北京从古至今的文化底蕴。

而在参观展览“京城旧事——老北京习俗展”时,成员们有幸听到了“北京榜样”获奖者牛宝红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牛老师是西城区什刹海旅游咨询站旅游咨询员,他一直秉持“便利、亲和、愉悦、时尚”的服务理念,从游客的视角出发,为中外游客提供大量实用的旅游信息和贴心的服务。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向成员们全面介绍了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深入浅出地提出了,“孝老爱亲,尊老爱幼”的传统北京礼仪在当代仍然应该散发勃勃生机。牛老师表示,一个城市的民俗体现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北京的种种民俗恰恰反映了北京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城市。同时,牛老师还强调,每个文化符号都应上升到文化内涵的高度,这才是保护一座城市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通过牛宝红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成员们对于北京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精通英语、以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为目标的牛老师向同学们传授他在给外国友人解说总结出的英文翻译经验。他希望同学们在翻译之前要对自己所翻译的展品或者文件有充分而深刻的理解,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强行直译,要格外考虑语境。牛老师的指导让同学们收获颇丰。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同学们在此次博物馆调研中体会人文文化和古今的魅力,继承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有所获,不虚此行。

实践感言

社会实践的最大魅力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惊喜与收获,今天在首都博物馆有幸遇到“北京榜样”获奖者牛宝红老师,牛老师为队员们全程耐心细致地讲解中国民俗文化,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几十年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方法,让我们的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学好外国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
——社会实践团带队老师 刘健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护人民幸福生活不受外干扰,才能传承文脉延续不被外破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行走在军事博物馆,图片与文字交织,实物与影像交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相信中国的军事力量一定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坚强后盾。
——社会实践团带队老师 王炎昊

今天参观首都博物馆的时候有幸请到了牛宝红老师为我们解说。旅游咨询服务对于他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更是一种艺术。老先生不仅知识渊博,风趣幽默,还精通英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也正是他工作的信条。牛老详细的讲解使得我们对展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他“翻译时要兼顾语境”的现身说法也使身为外语学习者的我们受益匪浅。
——社会实践团队长 叶展桐

在首都博物馆中,牛宝红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老北京的传统民俗。他以北京人的婚丧嫁娶为主线,用质朴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情味儿的老北京生活图。作为中外文化的交流者与传递者,牛老师还将北京特色的词汇和短语转化为外国人能够理解的生动形象的英语短语,克服了中外文化交流中经常会碰到的语言转换难题,为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碰到的翻译难题指点了迷津。
——社会实践团队员 黄迪

"回归传统,领悟做人之道。"牛宝红老师在首都博物馆的讲解立足于传统文化,讲的却是当代人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当我们恪守传统文化,做的不应只是表面,更应深刻挖掘其中的内涵:小孩儿的虎头鞋为什么都要有两个眼睛?"百家衣"又是由何而来,有什么寓意?等等启发式问题的提出与解答,让我这个北京人都对自己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见解。感慨于牛老师知识渊博的同时,我亦深深地明白,只有知行合一,将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并有自己深刻理解后才可以对知识信手拈来。"我的见解也还只是片面的。只有再深入了解了我们的文化,我才可以更好地传播它。"
——社会实践团队员 范益安

下午的首都博物馆之行,我们有幸能听到牛宝红老师的讲解。婚嫁、生子和贺寿,礼无处不在、传承至今。他声情并茂、隽永深刻的讲解为我们开启了一道新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门:回归传统,领悟做人之道;诚而有信,至关重要。老师不仅向国人传递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向世界讲述源远流长的北京故事。我们语言学习者更应该向老师学习,只有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才能更好的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社会实践团队员 钱佳薇

今天实践团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的民俗展,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古都的万千气象依然停留在北京的每一寸土地上。婚嫁、贺寿等民俗并不是封建迷信的一种形式,而是人与人之间关心与温暖的象征,从古至今,中国始终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国家。
——社会实践团队员 万美希

今日前往首都博物馆,有幸遇见了牛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古代婚姻的一些习俗。对于古代婚姻来说,需要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说明人们在古代对婚姻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如今,婚姻爱情天地可鉴,而反观现如今众多夫妻分分合合,简直就是把婚姻当作儿戏,令人扼腕叹息。同时我第一次真正明白了五福的具体含义,其中好德为五福之首,历史上,但凡成就一番大事者无不是以立德为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秉持的人才标准;德才双修,贵在品德,应该成为我们每个青年努力成才的方向。青年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成长成才路上立德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培养优良品德。
——社会实践团队员 徐遴辰

参观首都博物馆使我更了解北京的传统习俗,了解到婚庆寿宴背后北京人对“礼”与“德”的追求。牛老师的讲解是我意识到,一些看起过时的习俗背后,蕴含着前人深邃的智慧,需要我们保护与传承。
——社会实践团队员 吴雨菲

军事博物馆的探访活动通过图片和音频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艰辛历程,馆内的一道道展品如同一本厚厚的词典,向我们深刻展示了抗战路上一道道艰险困难,也让我们充分理解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要以身作则,在新时代持续奋斗。
——社会实践团队员 徐静怡

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深刻理解中国文化之精髓,首都博物馆牛老师的解说让我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仅对种种民俗稔熟于心,还真正地将中国的传统美德内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社会实践团队员 彭卓

今天对于我们是很幸运的一天,在首都博物馆我们有幸能够让牛宝红老师为我们讲解古代中国的传统习俗。从他深入浅出的中英翻译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这正是我们学习外语的学生所需要的。
——社会实践团队员 任思怡

参观首都博物馆民俗展时有幸遇到了牛宝红老师担任解说。牛老师专业知识丰富,拓展面广,解说得体大方,平易亲切;而他给外国友人翻译时的技巧,“不逐字翻译,而是要站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文化层面形象翻译”更是给我们外语学习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社会实践团队员 李思睿

首都博物馆秉持着博物馆沉稳大气的风格的同时,兼具了时代发展的现代气息。实物与媒体的展示,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北京风俗的婚丧嫁娶。偶遇北京榜样牛宝红老师解说更是让我们从多方面领略到了北京民间的智慧。
——社会实践团队员 阚元鸿

今天在首都博物馆与讲解的牛老师短短几分钟的对话真的给我很大触动。翻译时要从听者的语言概念出发,这一理论我们都很熟稔,但也觉得它很生硬。今天听了牛老师的例子,把聚集的卖艺翻为一种狂欢节,我才意识到,为了听者的理解,原本语言的语意必须敢于被大幅度消磨,这也许有一丝无奈,但这也是理论背后深深的关怀。
——社会实践团队员 李露

参观中华世纪坛,见证历史变迁与时代更迭,首次中德英三语介绍,挑战自我;军事博物馆,感叹革命艰辛,然如今东风导弹,各式战机,又见祖国之强大。满怀激动,收获成长,又是精彩的一天。
——社会实践团队员 程心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成员们对于北京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牛宝红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老北京的传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