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印迹 传承强国之志”红色景点打卡活动风采展示(一)

2021-05-10 17:36:22


每年四月为支部的“红色主题教育月”。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支部应时而动,开展了“寻访红色印迹 传承强国之志”红色景点打卡活动。每位党员同志自发前往红色景点,在参观学习中重温党走过的风雨百年,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微信图片_20210507183414.jpg

扬州革命烈士陵园: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建有入口牌楼、英烈广场、英烈墙、纪念广场、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纪念建筑物,是扬州重要的祭扫革命烈士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庞瑞华.png

马博19 庞瑞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适逢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中央做出重大决策——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为了缅怀党的历史,我来到了扬州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通过此次参观活动,我明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伟大贡献、理论创新和宝贵经验,更加增强了跟党走中国道路的自觉自信。

朱文.png

马研18 朱 文:阳光明媚的四月,我和同学一起前往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参观,缅怀为新中国解放无私奉献的革命英烈。回首过去,看到当年的英勇之士如今安静的肃立在陵园中,在四季常青的岁月里,当年的奋不顾身,当年的血与泪,如今都化为了岁月静好。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国爱人民的信念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中。没有国,哪有家,正是千千万万的先烈成就了我们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无需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为国捐躯,但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胸怀祖国。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应该负担起民族振兴的责任,勇于同反社会反人类的思想作斗争,争取人类的永久和平与繁荣。烈士的精神是不朽的,英雄的血不能白流,让我们在先烈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吴志清.png

马研18 吴志清:四月的天,阴雨绵绵。带着敬畏的心情来到扬州革命烈士陵园,进入大门,径直往上走就会看到广场中央的纪念碑和四周的革命烈士名单。进入烈士纪念馆,一股凉意袭来,仿佛走进了战火纷争的年代,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烈士们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我敬仰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应该继续发扬这些革命烈士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柏灵.jpg

马研18 柏 灵:革命历史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课本上苍白的文字篇章,或电视剧里的战火纷飞的画面。所以,本次的主题活动我来到了扬州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陵园里陈列着革命烈士的遗物,记载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作为中共党员,我们应该学习英勇无畏的烈士精神,在各方面都要起到带头作用,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在生活上,关心同学,在思想上,积极进取。联想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发挥革命烈士们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王莹(3).jpg

马研18 王 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这段重要论述指出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和工作要求,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命脉,需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红色革命精神。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舍生忘死的英雄行为谱写的革命斗争史。是无数英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英烈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清明时节,我和同学一起前往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当天飘着毛毛细雨,映衬着我二人缅怀烈士的心情。我们先后参观了入口牌楼、凭吊广场、烈士诗抄碑、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纪念建筑物。烈士陵园入口牌楼古朴典雅,上面镌刻着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的“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烈士墓区位于纪念碑北侧,嫣红色花岗岩墓碑沿坡安放,青葱的草地中静静沉睡着革命先烈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他们的精神万古长存。虽然此行时间短暂,但对于我而言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精神洗礼,以后我将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承革命烈士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努力为人民、社会以及国家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张振熙.png

马研19 张振熙:清明已过,但追思怀远,悼念先辈之心永怀。趁着节假日,我和好友来到扬州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望着静静矗立的英雄纪念碑和牺牲的英雄烈士群像,想到今日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这一切都是先辈用鲜血抗争奋斗得来,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参观瞻仰着一面面牺牲英雄纪念墙,过往依然让人心生肃穆,心潮澎湃。此次红色之旅使我重温了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以及反对封建主义的峥嵘岁月,仿佛把我又带回先烈们浴血奋战的那个革命年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革命先烈们留给后人的绝响,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挑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这些后辈晚生不断奋斗、砥砺前行!从前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与屈辱,都是激励我们不断奋发的动力!

汪佳玉.png

马研19 汪佳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参观了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大量珍贵资料和文物展示了革命烈士们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为了自由而战,为了幸福而战,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历史事实证明,有一种精神会永放光芒,永载史册,名垂青史,那就是烈士们崇高无私的为国牺牲精神,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时代的赞歌!

刘洲宁.jpg

马研19 刘洲宁:走进烈士陵园,革命先烈们的事迹都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认识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继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在和平年代为祖国增光添彩。

吴雅秋.jpg

马研19 吴雅秋:走入烈士陵园,我情不自禁地严肃、庄重起来。在这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甘洒热血,为报效祖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革命事业,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人生壮美的篇章,光荣地载入了中国伟大的历史。

蔡文静.jpg

马研19 蔡文静:参观扬州革命烈士陵园的过程中,伴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一份份详实的资料、一张张宝贵的照片带我们重温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近百年来,无数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用他们的热血和忠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尽管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仍然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接好革命先烈们的“接力棒”,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赵康妮.jpg

马研19 赵康妮:知史爱党,每个城市的烈士陵园是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重要场所。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内设有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陈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英雄模范人物,有很多他们的雕像、介绍等。在展厅,我凝视着这个牺牲时只有23岁的青年,照片上的他有一丝淡淡繁荣憨气,也是,他只是凭着一股气,一个简单的信仰,一个梦想,毅然决然的用自己的鲜血为党的事业奉献。看到展厅内有许多雕像,我想塑像是没有生命的,可是,里面有魂,有热血。走出纪念馆,我不禁在想:烈士陵园,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鼓舞。在国家危难之际,那么多的英雄烈士,为了国家而牺牲,用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作为青年党员,我们更要继承与发扬革命烈士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王玘(2).jpg

马研20 王 玘:在扬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内,我认真观看了各个展厅的革命图文介绍,珍贵文物,听红色讲解员讲述辛亥革命先驱熊成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曾玉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创始人江上青等全国知名烈士和扬州各个革命时期200多名烈士的革命事迹。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凭吊广场,我重温了入党誓词,对着鲜红的党旗与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宣誓,看到“为国牺牲永垂不朽”的金字,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使命,警醒我在工作与学习中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立足本职,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邵晨.jpg

马研20 邵 晨:青年要想敢于担当、启航新征程就必须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汲取开拓前行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党的百年历程深刻昭示:百年前在国家危难之际,“新青年”挑起了他们的时代重担;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们也要从前辈手中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坚定信仰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在节假日期间参观了红色景点——扬州革命烈士陵园,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红色革命的艰辛。我们只有深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才能够找到个人与历史之间的有效联结点,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一场需要数代中华儿女接力的漫漫征程,更是需要吾辈青年磨砺意志、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正在成长的青年,我们应该勇立时代潮头,方显担当。我们要通过学习,科学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认清自我的历史定位,在各种错误思潮与观点面前保持清醒,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敢于亮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主动担当奉献中见行动,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研究生生活中努力学习,在传承红色基因上有作为,用党的百年历史与优良作风凝聚我们的力量!

吴镝.jpg

马研20 吴 镝:没有英烈们的牺牲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回望党的百年历史,英烈事迹,深刻诠释了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历程;英烈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要在红色文化、英烈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把论文写在国家建设发展的新征程中,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周莹 (6).jpg

马研20 周 莹: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扬州市北部的国家级风景区蜀岗瘦西湖的万松岭,烈士陵园入口牌楼古朴典雅,上面镌刻着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烈士纪念碑呈现雄伟庄严的风格,嫣红色花岗岩墓碑沿坡安放,静卧在浓郁的草地中,表达烈士生命不灭,与大地共存的意境。通过参观扬州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先烈精神永垂不朽!感悟革命烈士所具备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信念,努力传承红色文化!

沈新玥.jpg

马研20 沈新玥:2021年4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再一次重温了扬州军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党性教育。在纪念馆解说员的引导下,我怀着既好奇又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烈士陈列展馆,场馆再现了当年庄严的历史场景,凝聚其中的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更直观更强烈地感受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斗争,才会有今天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革命纪念馆是一只巨型的花环,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先烈留给我们的信念与精神,我们不能遗失;革命战争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痛苦与思索,我们不能忘怀。时间让革命事迹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这片火热的大地上。先烈已逝远,但他们的事迹已铭记在炎黄子孙心中;他们的鲜血已注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他们的灵魂已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微信图片_20210507191153.jpg

朱自清故居:朱自清故居,展示了朱自清在国学经典、现代文化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深厚造诣,以及被人们所尊崇的气节、风骨和精神。“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许思宇.png

马研19 许思宇:4月16日,我与支部的党员同学结伴,前往扬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自清故居参观学习。通过参观这个朱自清先生学习、居住、生活了16载的地方,我对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笔墨情深和家国情怀。曾经,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耳熟能详,是因为《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经典散文,却不知其短暂一生饱尝生活艰辛和战乱之苦,不知其为我国民主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朱自清先生虽两袖清风,却一身傲骨,他用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托起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值得每一位共产党员敬仰和学习。

姜虹亦.jpg

马研19 姜虹亦:我们通常所熟知的朱自清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鲜为人知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民主战士。“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在朱自清故居参观时,有幸听观闻到朱自清先生的嫡孙朱小涛声情并茂地诵读朱自清在拒领美国救济粮期间写下的日记,并讲述了先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坚守自己文人气节的感人事迹。这次的参观对我们学生党员来说,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身上的爱国情怀。

周耿.png

马研19 周 耿:朱自清祖籍绍兴,祖父和父亲分别做过县里的承审、盐务小吏。6岁时举家迁居“淮左名都”的扬州,从1903年定居到1946年迁出,几近半个世纪,先后租赁的住宅有七处之多,遍及一城四关,也就走遍了扬州的大街小巷。许多人从朱自清先生的那些散文名篇中得知,他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其实,从他的一生来看,他更是一位深具悲悯情怀的学者、时刻关心国家命运的民主战士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朱自清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做学问,认为为人要正派,做事要扎实,作为公民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朱自清先生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露怯色,无情鞭笞,朱自清先生更多的是在为国家,为民族,为民权,为民生奔走呐喊。他细腻婉转,亦胸臆直抒;他是文笔清秀隽永的文人,亦是刀剑凌厉的战士。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有生之年里,不仅为现代文坛留下大量优秀的游记、诗歌、文艺评论,还写下大量为人称道的散文作品。朱先生的爱国气节无法用言语形容,但他的爱国之志就像一颗崇高的理想之星,闪耀东方,闪耀世界。

蒋泽宇.jpg

马研19 蒋泽宇:怀着崇敬朱自清先生,追寻扬州特有文脉的心情,我沿着古运河来到安乐巷27号游览参观朱自清先生故居。四合院的面积约400平方米,青砖覆地,一派古朴。正厅里,一尊乳白色的花岗岩先生头像,那样安详、亲和,还带着执著,正应了文人对他的赞颂:“月色背影宜尔情钟安乐巷,诗心侠骨教人魂许忧患生”。朱自清先生拥有“最完整的人格”,是“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中学时代读先生散文《背影》,感触良多,现在重新阅读依旧被先生的细腻笔触折服,瞬间沉浸到让人品不尽人间的父子情深中。自那时起,我懂得了散文的艺术张力不只在于文字本身,也在于文字以外的自然与生命的和谐,悟性与情操的融合。在遗物展示柜中,我看到朱自清先生的日记,还有1948年6月18日,先生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声明”上签名的有关史料。先生的“知识分子”“读书人”的气节由此升华。如果说《背影》中的先生是柔情的,那么签字抗议时的先生又是刚正不阿的,这才是大写的中国人!参观学习完朱自清故居,不由感慨作为散文家,先生的佳构美文影响了几代人;作为诗人,先生的笔触就像一团火,照彻了深渊,照见了魔鬼;作为学者,先生治学严谨,桃李满天下;作为爱国的知识分子,先生的高贵品格,永远昭示着后学晚辈。

赵妍.jpg

马研20 赵 妍:朱自清故居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院子,地上的青砖早就已经被青苔覆盖。里面陈列着朱自清的生平介绍等。在朱自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于无比的黑暗之中,但他并没有认输,他把笔当作武器,在黑暗之中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之光指引的道路。他身处乱世,宁愿粉身碎骨,也绝不屈服,这一股精神指引着新时代的青年要珍惜当下。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要保持着朱自清这般高尚气节和可贵的情操。

王雪莹.jpg

马研20 王雪莹:沿着一条窄窄的小巷进入,百余步便到了朱自清故居。这是一座晚清时期的单层建筑,青砖黛瓦,缓步而进,故居简陋、质朴,清雅,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小院子清洁干净,院落种有一棵小树,透着一种悠闲与恬静;朱自清的书房和卧室,桌椅床具虽已陈旧但保存完好。卧室中摆放着一张老式木床和一张老旧的书桌,床架上方挂着旧蚊帐,床上铺着蓝白花粗布薄被,岁月在这简陋的卧室里留下斑驳的痕迹。小院的另两间起居室,现已辟为《朱自清生平陈列》。大量的照片、资料和实物,以及他的亲笔手稿均陈列在玻璃柜中。这些,向我们展示着一代文学大师刚正儒雅的一生。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他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现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身为学生党员的我们,都应学习朱自清先生身上的刚正不阿、爱憎分明,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应时刻牢记我们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从历史中汲取营养,铭记英雄,铭记每一位为我们如今盛世洒下热血的人们。


微信图片_20210507202802.jpg

曹起溍故居:曹起溍故居,展示了曹起溍早年生活、学习的场景和革命斗争的历程。曹起溍是中共扬州县委第一任书记,被捕后直至牺牲,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曹起溍是“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李智利.jpg

马研18 李智利: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为增强党性觉悟,感受红色文化,我今天前往了扬州市东关街参观扬州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曹起溍的故居,了解了他的英雄事迹,感受颇多。曹起溍,字建虞,1906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在革命斗争时期,他创建了高汉庄、李家桥、孙家墩三个党支部,成立了泰州溱潼区委,为革命事业的推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1年,年仅25岁的曹起溍从容就义于镇江北固山下。他虽然牺牲了,但他身上那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将永留青史,成为激励我们每一位青年党员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季颖.jpg

马研18 季 颖:这次红色景点打卡活动,我参观的是曹起溍故居。曹起溍故居是曹起溍烈士出生和成长的居住地。曹起溍是扬州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起溍是扬州最早党组织的负责人,他结合革命斗争需要,创建了高汉庄、李家桥、孙家墩三个党支部,发展农村党员;两次赴泰州,成立了泰州溱潼区委,使泰州地区的工农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广大农村,曹起溍成立“农民协会”、“穷人会”等农民组织,开展斗争,为农民争取利益,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巩固了党组织在农村的基础。我学习曹起溍的事迹后,内心深受触动,被曹起溍烈士追求真理、舍身报国的革命精神感染。通过本次参观,我坚定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决心要把自己的所思所学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本领和技能,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和提升。

张林忆.jpg

马研19 张林忆:东关街上,游客摩肩接踵,不时有游客走进曹起溍故居,感怀历史,告慰英烈。曹起溍用生命诠释对党的信仰,让人肃然起敬。没有英烈们的牺牲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我们在缅怀英烈中叩问初心使命,在传承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从党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前进动力,必能鼓舞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汇聚起推进新时代各项建设的磅礴力量。

陈冬阳.jpg

马研19 陈冬阳:反动派话中都是毒,笑中都是刀。他们的牙白厉厉地排着,这些都是吃人的家伙!面对可怖的国民党反动派,曹起溍并没有退缩,励志成为能够报效国家、报效民众的人,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民族的尊严。缅怀革命英烈,能够使我们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与伟大,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微信图片_20210507202813.jpg

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展示了江上青追求真理、爱国救亡、血洒皖东北的光辉一生。江上青是“江文团”组织领导者之一,曾任中共皖东北特委委员等职。江上青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肖雅茹.jpg

马研19 肖雅茹:四月底我前往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通过参观史料馆,全面回顾了江上青烈士生平事迹。“九一八”事变后,江上青义愤填膺地写下长诗《前进曲——东三省事件》,这首诗在当时广为流传,起到了唤醒民众、鼓舞抗日斗志的积极作用。此后江上青等人先后创办《新世纪周刊》《抗敌周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抗日救亡和爱国主义思想,传播革命和抗日的火种。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他发表散文诗《卢沟晓月》,表达抗日救国的激情,并组织成立“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1939年江上青牺牲时年仅28岁,在当今时代,我们不用担心衣食住行,不用忧患战火随时夺取我们的生命,但我们依然要铭记和学习革命烈士们的觉悟与品质。

责任编辑:胡培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每年四月为支部的“红色主题教育月”。为庆祝建党百年,支部开展了“寻访红色印迹 传承强国之志”红色景点打卡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