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 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022-03-02 11:03:51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毋庸置疑的便捷,但是也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麻烦以及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在11月27日下午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上,哲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习妹在大会上,就其研究论文《希拉·贾萨诺夫技术治理的三重维度》作口头交流报告。该论文由科技哲学逻辑学教研室主任陈红副教授指导完成,论文从风险维度、道德维度和主体维度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今年的年会设置了学生优秀论文评选环节,《希拉·贾萨诺夫技术治理的三重维度》成为我院5篇获得一等奖的论文之一。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面对众多自然辩证法领域的大咖,李习妹表现从容,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了自己的论文观点。这次站在学术会议的讲台,面对诸多专家学者,李习妹坦言自己感到压力不小:“由于报告内容多,发言时间有限,我在会前就对报告发言作了充足的准备。”这次参会经历也让李习妹受益匪浅,她表示:“参加此次学术会议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到该领域中更多有趣的东西和前沿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学术素养。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对未来的研究更有信心。”

1.jpg


连日来,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中国现代美学家郭因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安徽省美学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暨第六次学术交流会等学术会议相继召开。和李习妹同学一样,哲学学院许多博士硕士研究生乃至本科生的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其中许多论文还获得不同层次的奖项。每一份讲稿、每一篇论文,既凝结了参会学生挑灯夜战查阅资料的艰辛,也见证过学生和导师在线上和线下反复推敲、深入探讨的热烈。

2019级本科生李宇昕参加了省哲学学会2021年年会,并获得青年作者论文评比三等奖。她说:“学院紧扣学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通过参加这次年会,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使我们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坚定专业自信,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提高学习兴趣,真正了解并热爱所学的专业。”

2019级博士生苏振甲不久前在参加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时,以“世界的相遇、融合与重建:论解释学‘对话’思想的本质意义”为题作了发言。他说:“学院支持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有利于我们夯实专业知识,在与专家交流时获得学术指导与帮助,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同时在准备参会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多参与导师的前沿性、高水平学术研究工作,拓宽学术训练平台,提升研究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哲学学院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把“牢记育人初心使命,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学院党委书记王贤来说:“我们鼓励师生积极开展或者参与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实现教学、科研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美誉度,并为安徽的文化强省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李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实现教学、科研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美誉度,并为安徽的文化强省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