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社系教师党支部探索科技赋能城市生命线安全治理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23 10:25:59

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教师党支部2024年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着力推进党建联建“五联工程”、教育服务“五进工程”、科技赋能“五赋工程”、实践育人“五育工程”,成效渐显近期,该教师党支部以党建为引擎,锚定科技赋能城市安全治理核心目标,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开展“党建联建+业务协同”深度合作,聚焦城市生命线安全领域,构建“党建引领、学科支撑、智库赋能、成果落地”的产学研用融合新范式,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与治理效能。

一、党建联建破难题,输出人才建设红色方案

针对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人才缺口大、结构不合理”的瓶颈问题,教师党支部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载体,联合清华合肥院成立“党建+人才攻坚”联合专班,组织党员骨干深入合肥、芜湖等地工程一线,开展“党员先锋调研”,精准梳理出人才供需错配、复合型能力不足、培养机制滞后等6大核心问题。依托“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工作机制,支部整合智库专家党员资源,形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解决方案》,提出“定向培养+跨学科赋能+政策引才”三维路径,相关建议被纳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人才专项规划,为破解工程人才难题提供“红色方案”。

8UZ809%J)A]RQSBNI3N`PQ7

二、科技赋能强治理,智库成果转化“落地生根”

作为省级城市安全治理智库的核心力量,支部党员教师团队以党建为纽带,推动“学科优势—科技需求—政府应用”深度对接,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预警、风险防控等关键领域,党员专家牵头撰写《基础设施智慧监管机制创新研究》等3份智库报告,提出“省级统一监管平台”“跨部门智能联动预警系统”等12项科技赋能建议,全部转化为《安徽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重点任务。在党建引领下,全省16个地市建成“1+16”智慧监测体系,累计预警燃气泄漏、桥梁结构安全等风险事件2000余起,实现城市安全风险“可视化监测、智能化研判、精准化处置”,打造“科技+党建”赋能治理的安徽样板。

U}J6NZOR15EK(FR@YUGDO21

三、支部攻坚树标杆,区域治理经验“辐射全国”

支部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总结“合肥模式”成功经验,组建党员技术服务团,在滁州、芜湖等地开展“智慧管廊运维”“桥梁安全快速检测”等科技惠民项目,通过“支部结对+技术输出+人才培训”一体化机制,累计培训基层安全管理人员500余人次,助力滁州燃气管网智能监测系统效率提升40%。相关成果入选住建部“城市安全治理优秀案例”,即将在全国18个试点城市推广,形成“党建引领、科技支撑、区域协同”的治理创新路径,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安全治理提供可复制的“安徽经验”。

U}J6NZOR15EK(FR@YUGDO21

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教师党支部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党建联建实践,是“高校党组织战斗力+科研院所技术力+政府治理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通过破解人才、技术、机制三大瓶颈,不仅筑牢了安徽城市安全防线,更探索出一条“党建赋能科技、科技驱动治理”的强国专项行动新路径。未来,支部将继续坚持“七个有力”,发挥“两个作用”,明确目标任务,夯实组织根基,完善工作方法,强化实践探索,确保“强国行”专项行动落实地、见实效,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红色智慧”与科技力量,力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责任编辑:林兴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人社系教师党支部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开展“党建联建+业务协同”深度合作。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