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领航双创实践育英才,打造“竞赛-孵化-成才”全链条培养体系
一、师生共创:党建引领赋能双创育人新生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采矿教工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性地提出“以创促教、以赛促学”的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教育实践深度变革。支部党员教师主动转型为“创新实践合伙人”,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者”成长为“实践赛场主力军”。通过“能力优先、协同发展、长效育人”三大路径,将“敢闯会创”的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育人全过程。坚持能力优先:以课外科技实践为第二课堂,强化学生创新实战能力;坚持协同发展:党员教师带队攻坚行业难题,在指导实践竞赛中锤炼学生硬实力;坚持长效育人:形成“竞赛实战-项目孵化-升学就业”闭环体系,让创新基因贯穿人才成长全周期。

支部赴煤矿开展院企协同实践育人调研交流(钱营孜煤矿提供)
二、赛场亮剑:3年40余项国奖彰显双创硬实力
近三年,采矿工程本科生团队在国内外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A类赛事突破:斩获“挑战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2项、省部级金奖、一等奖16项。学科竞赛全覆盖: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能源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等排行榜赛事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覆盖学生100余人,作品紧扣“双碳”、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传承式培养:通过“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传帮带模式,实现实践育人可持续发展。

采矿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决赛颁奖典礼(组委会提供)

采矿本科生参加创青春创新创业现场决赛(组委会提供)
三、人才跃升:竞赛精英闪耀“双一流”科创前沿
数据是实力的最佳注脚,学科竞赛成绩之外,充分体现了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 “长尾效应”。升学深造方面,超半数核心成员进入中国科大、中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将竞赛锤炼的创新思维带入科研前沿;参赛队员中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陈中琪、“孙越崎优秀学生”获得者罗肖龙等一批优秀学子,以及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团员等先进典型,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养厚度。

采矿本科生创新人才先进典型荣誉证书
四、模式出圈:“以赛促学、师生共创”育人案例升维“全国范式”
2024年12月28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上,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创新实践育人模式迎来高光时刻,教工党支部党员庞冬冬老师团队创新实践育人案例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指导教师团队优秀事迹案例”,向全国400余所高校、企业代表展示,这不仅是对采矿工程专业实践育人的认可,更标志着“以赛促学、师生共创”模式从“安理经验”升华为“全国范式”,为高校双创实践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事迹案例。

支部党员获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指导教师优秀事迹”证书
近年来,采矿教工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矿教工党支部以竞赛为纽带,以创新为内核,成功打造了“党建+双创”育人品牌,努力为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安理方案",为行业输送了一批兼具家国情怀与硬核实力的新时代采矿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