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发酵茶微生物毒素检测与膳食风险评估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2021-11-08 14:54:43

普洱茶等发酵黑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功能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随着普洱茶黄曲霉毒素安全问题的提出,发酵黑茶的微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2017年以来,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问题已成为发酵黑茶产业及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院周育教授课题组微生物安全研究团队聚焦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针对后发酵茶叶基质特点,采用多酚沉淀法和双柱串联法,历时4年多研究积累,有效克服了茶叶中次生代谢物对霉菌毒素检测的干扰难题,获得系列研究结果,并依次建立了发酵茶中四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1LC-MS/MS确证性方法J. Agric. Food Chem. 2019, 67, 11481-11488,完成了我国六大类发酵黑茶黄曲霉毒素安全专项风险评估Food Chemi. Toxicol. 2020, 146:111830和赭曲霉毒素A的专项风险评估J. Agric. Food Chem. 2021https://doi.org/10.1021/acs.jafc.1c04824;建立了发酵黑茶中六类11霉菌毒素的HPLC-fld确证性检测方法和11种霉菌毒素累积性风险评估研究Environ. Pollut., 2020, 261: 114180,为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检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及科学方法。

“微生物安全团队”作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茶叶质量安全与加工利用方向上的一支科研团队,多年来始终围绕茶产业的质量安全等民生问题开展研究。针对2017年以来茶业产业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问题,微生物安全团队成员,经过4年多研究积累,并充分依据本团队以及国内外同行近年来在霉菌毒素领域检测与风险评估结果,从确证性检测方法建立,样品抽检、膳食调查,到定量风险评估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解答了发酵黑茶(含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问题。以上研究工作同时得到安徽农业大学张梁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武爱波科研团队的协作和支持。


责任编辑:张宪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院周育教授课题组建立了发酵黑茶中六类(11种)霉菌毒素的HPLC-fld确证性检测方法和11种霉菌毒素累积性风险评估。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