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张海伟副教授团队在食品微生物领域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Investigating the antifungal mechanism of 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against Botrytis cinerea, Alternaria alternata, and Penicillium digitatu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xtending blueberry shelf lif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艾草精油可作为一种天然的真菌抑制保鲜剂应用于采后蓝莓的保鲜处理,有效延长其货架期并提高商品率。研究表明,微量艾草精油即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活性,其抑菌机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完整性及降低真菌代谢活力等途径实现,为艾草精油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中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分析了产自中国安徽省的艾叶精油(AAEO)的化学成分,通过GC-MS鉴定出7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以醇类为主,包括桉叶油醇、L(-)-冰片和樟脑。这些化合物对果蔬病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实验表明,AAEO的非接触式抑菌效果优于直接接触作用,其机制包括破坏细胞完整性、提升过氧化物水平、抑制生长活性及降低代谢活力。在蓝莓保鲜实验中,AAEO显著降低了果实腐烂率和病原菌侵染率,证实其在延长生鲜农产品货架期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作为天然杀菌剂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在读硕士研究生陈玥琰为论文第一作者,张海伟副教授与园艺学院王冬良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李梅青教授、梁进教授、王莉副教授等人参与指导了本项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安徽省明光市艾草及绿色食品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与安徽省现代果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基金的支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