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指导赋能,师生教学相长 ——林学与园林学院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培训侧记

发布时间:2024-12-27 16:45:36

“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交流了思想、拓展了思维,提升了认识……”

“和老师们一起参加专业实践,感觉很亲切,对专业学习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12月13日全天,林学与园林学院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再次开启,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互动交流,在繁忙的期末为师生们增添了新的动能。


一、理论指导赋能

学院退休教师徐小牛应邀为师生们精心准备了“森林与立地条件”专题讲座,他从立地与生境、立地的造林经营适应性分析和森林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科研经历,分享了自己带学生、做学问的点滴,讲座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启发了与会教师们科学实践新思路。


王清奎教授结合如何巩固和提升林业碳汇能力、发挥森林碳库功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作了题为“‘双碳’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专题讲座。王清奎教授从碳中和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形成、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以及深层土壤有机碳等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学科融合、科研拓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二、实践操作强基

13日下午,学院教师、部分林学专业本科生80余人,前往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进行了外业现场教学,特邀资源与环境学院朱林教授现场授课。


朱林教授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科研经历,围绕森林土壤与林木生长关系、土壤养分成因、土壤调查分类、土壤普查历史、土壤剖面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土壤物理性状、土壤类型鉴定、分层描述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讲解,内容丰富详实,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针对性。参会教师不仅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土壤对林木生长的重要意义,还了解了先进的土壤调查采样技术和方法。

“朱教授全程脱离ppt和教材开展教学,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把握、对实践知识的熟练掌握,这些对我的教学工作都很有启发,收获很大。”林学系青年教师钱壮壮如此表示。

三、师生融合互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培训,还特别在林学系学生中发布了“邀请函”,鼓励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交流沟通。60多名林学专业学生参与其中,为本次活动增加了亮色。


“第一次和森林中的土壤亲密接触,探寻了土壤的秘密,体会到了土壤孕育着生命、展现着力量,沉默而又伟大。”林学系学生吴玥说,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自己对专业的认知和思考也变得更丰富起来,“林学的学习不能就林学学林学,林学是一门非常宽广的学科,需要许多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这次实践让我认识到自己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拓展,还需要很多的积累,以后还得加倍努力。”

野外实践也是我们林学师生的‘必修课’,实践环节让我对森林土壤固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同时在交流学习中也学到了更多更新的研究和教学思路,拓宽了学术视野。”林学系教师严涵薇表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新时期地方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强林先锋、社会英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学院育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教师们的知识视野可以在专业互补中进一步开阔,实践能力在一线教学中进一步提升,科研思路在交叉融合中进一步拓展。”学院院长徐斌对系列活动开展如此表示。本次活动也是落实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中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胡先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落实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中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