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安农大学子三下乡:青锋砺枝除虫害,赤心溯源铸乡魂 ——林学系教工党支部以科技赋能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02 09:39:43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功能与服务能力,7月11日至13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果助庙岗”暑期“三下乡”校级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巢湖市庙岗镇方集村,围绕“科技赋能驱虫害,青春力量促振兴”主题,在林学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王玉龙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科技支农、实地调研和红色教育,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党味”“农味”“书香味”。

科技利剑祛虫害,支部引领护丰产

在林学系教工党支部的组织与指导下,团队首站深入方集村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聚焦星天牛、桃蛀螟等重点虫害防控任务。在王玉龙老师的技术指导下,团队科学布设约40套诱捕装置,三日后平均每套装置诱捕虫体3-5只,初步建立了高效可持续的生物监测体系。针对基地存在的长势不旺、挂果稀少、虫害严重等问题,党支部成员和学生们联合开展田间调研与农户访谈,精准对接实际困难。

图片1

了解到村民因担忧主粮安全而不敢用药的顾虑,团队主动开展农业科普与绿色防控宣讲,推广“绿色药剂+生物诱捕”结合的安全防治策略,并提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帮助农民切实守护好增收致富的“绿色钱袋子”。

图片2

红色教育筑根基,思政铸魂育新人

实践期间,团队前往李慰农烈士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深切缅怀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革命家的英勇事迹。烈士后人李奶奶的讲述让青年学子深受震撼。全体成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将红色信仰转化为奋进动力,坚定服务“三农”的初心与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把烈士精神转化为奔赴乡村、建设祖国的行动力。”队员王同学坚定地说。通过红色教育与科技支农的双重锻造,林学系教工党支部实现了“党性锤炼+能力提升”的有机融合,推动思政教育“进田间、接地气、强担当”。

图片3

校地共建促振兴,科技赋能见实效

在总结分享会上,团队围绕病虫害监测结果和农户调研数据,提出了“严控药剂品类剂量、恪守安全间隔期、守护质量生命线”的绿色防控建议,并初步绘制出适宜当地薄壳山核桃防控的科技作战图。同时,结合前期调研与师生建议,团队计划协助方集村打造可复制的“核桃产业科技服务模式”,以此为支点辐射带动周边林果业发展。正如队员郭同学所言:“这次实践让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读懂了土地的温度。”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方式,林学系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与专业支撑优势,推动师生在服务乡村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实践本领、涵养为民情怀。

图片5

林学系教工党支部将继续凝聚专业力量,搭建科技平台,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广袤天地中绽放青春之花、书写时代篇章,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林学智慧”与“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唐雪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11日至13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果助庙岗”暑期“三下乡”校级社会实践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