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溯疫情影响下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人口分布、民生问题,以及信息化、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大背景下各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驱动机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团队将基于统计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新冠肺炎舆情大数据与时空分布”云调研团队来自地旅学院、物电学院、经管学院、文学院的14名队员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开展线上调研,学分析方法和数据可视化方法,对有关新冠疫情的官方媒体推送进行聚类,再通过对评论进行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时空分布的分析,揭示舆情的发展规律。
8月1日上午10点,队长黄锦漪上传项目简介视频并制定云调研期间的工作计划,对实践进度提出了设想。下午4点,前期收集的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从2020年1月12日到2020年7月31日发布的共6482条微博动态数据以表格形式平均分配到队员手中,黄锦漪讲解了如何对微博动态进行精确的主题分类,并亲自操作演示以便队员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概念。
8月2日至5日,队员们通过线上交流讨论,将舆论动态数据进行“抗疫一线工作”、“抗疫措施”、“社会现象”、“形势分析”等一级分类,并自主确定二级分类名称。与此同时,黄锦漪运用计算机程序功能爬取动态传播热度,避免机械人工检索,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此外,团队成员将有关疫情的动态文本标红,对极具研究价值的信息用特殊符号标记,以便后续进一步研究。
8月12日,黄锦漪根据情感极性分析的源代码,采用新浪微博的语料数据集进行训练,以二元分类(0表示正向,1表示负向)表示情感趋向,最终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利用情感极性分析可以使地图的可视化效果更加精细,有助于后期以地图的形式展现疫情期间网络舆论的时空分布情况。
8月18日,疫情期间热点话题统计表制作完成,以简洁的统计图表概括多个热点话题,采用富有逻辑性的排版形式,以期揭示热点话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具有说服力的规律。
在浏览、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注意言行,遵守国家网络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为净化网络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创安全和谐的网络空间。
通过连日来的线上协同工作,团队成员不仅学会了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也了解到在数据时代网络舆论所富含的信息量可以通过分析手段加以利用、辅助决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疫情当前,青年学子更应投身实践、回报社会,发挥自己的光与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