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林智敏,女,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35班学生。本科期间担任小班团支书一职,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曾获得过启航奖学金、张锡祺奖学金以及多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评校“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参与创新创业省级立项项目。现已拟录取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
拟录取确定之后,这五年的大学生活终于才算圆满的画上句号。过程并不轻松,但回忆自带滤镜。当结果是好的时候,便让人不由得忘却了曾经的惶恐与焦虑,只记得踏实和厚重了。
关于大学,独立思考,学会专注。总结下来也算有所收获,因为也真的去努力奋斗过。但不敢说问心无愧,因为也曾虚度光阴。在校园的学习生活,考试月的自习教室和厚重的书本记忆犹新,笨拙如我,总要多饶些弯路才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逐渐懂得自律和坚持的重要。进入临床实习之后,书本的理论知识变成了临床上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于是开始转变思考方式,逐渐形成临床思维,站在医生的角度去纵向的串联看待每一份病例。而在工作中,身为团支书的我面对各式各样的材料和总结汇报,也慢慢从最初的手忙脚乱成长到现在的得心应手,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指引,也离不开自我的反省和改进。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我想,工作中的经历也着实让我明白专注和严谨永远必不可少。无论是学习还是学习之外,进步永远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还能做到不固步自封且保持进步才是难能可贵。
关于考研,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比复习备考更为重要的,是明白考研的目的以及下定决心。我想走出舒适圈去挑战自己,我想去认识更多优秀的人,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便只顾风雨兼程了。每一个看书刷题的日子其实都很枯燥平淡,也正是这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在最后让我看到了坚持的意义。初试成绩虽然比不上430+的大神,但足够让我顺利进入复试且略占优势,这一年的辛苦算是有所回报。从前满腹的自我怀疑,也逐渐从心底衍生出点滴自信。于我而言,复试是更加煎熬的过程。科研经历的缺乏,不够突出的六级成绩,还有些许对社交的恐惧都是我的焦虑来源。还好,机会眷顾有准备的人,老师们的亲切和蔼让我变得放松自信,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提问也能从容应对,最后的复试成绩也算满意。复试考察的是综合素质,通过复试,老师们更想看到的是学生的可塑性,保持谦虚谨慎,落落大方,让老师们看到你积极上进的状态就可以了。
转眼间毕业季来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有不同的方向。拿到研究生这张入场券,在医学这条道路上我们也才刚迈上新的起点,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无论成功与否,都是财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