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滋养 ,绚丽之花绽放——卫生毒理学系党支部2024届硕士研究生宁夏
宁夏,女,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4届卫生毒理系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研究生奖学金、校级社会实践团队奖学金等,荣获校优秀研究生干部、三好研究生、安徽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在科研领域,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曾获第二届环境污染物毒理机制国际研究生论坛国际场三等奖、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校级三等奖、第十三届双百大赛校级三等奖、“读者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大赛全国二等奖、校辩论赛季军等奖项。她还多次投身文艺演出与志愿服务,参与元旦研究生师生联欢晚会的舞蹈《半条被子》获得“最佳表演奖”。参加的“蒲公英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选题征集比赛获校级二等奖。在公共卫生技能大赛、校学生会招新、95周年校庆、元旦晚会等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曾获“特别贡献奖”。
“努力坚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一名护理专业的本科生到卫生毒理系的硕士研究生,这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旅途让宁夏对“坚持”二字有了更多深刻的感悟。一次偶然的契机,宁夏认识了卫生毒理学这个专业,她对这个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危害的科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毒理学非常有趣,它的目的是为保护生物体的健康或安全提供科学依据。而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化妆品、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都需要安全性评价。”她就这样在热爱里推开了兴趣的大门。没有人的科研之路会是一帆风顺的,宁夏亦然。科研工作是细致且繁琐的,宁夏把动物模型设计出来之后,探索了很多条路,但都不能确定最终的机制。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与同门的积极鼓励下,她努力坚持,克服一切困难,最后顺利地通过细胞实验确定了现在的通路。 “我第一次做细胞实验的时候,几乎就是从零开始,实验室也没有其他同学是做过这个方面的,所以一切都需要我自己去摸索前行。”那些少有人走过的路或许孤单,但足够精彩。于是她认真细致地拟定实验计划,在导师精心修改后,继续不断地查阅文献,逐步去细致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段经历给宁夏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验取材的那段时间,当时正好赶上了学校的疫情防控,但是实验过程所需要的血细胞测量仪又是关键设备,校内没有,多亏了我的导师帮我送样,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下去,对此真的很感谢我的导师。”面对境遇上的困难,不逃避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努力坚持下去,也许甘甜的硕果就在不远处,等着你去收获。而在这段日子里,宁夏在精神上也承受了高度的压力。“由于细胞是一次性的,实验一旦失败,细胞就需要重新购买,而它的价格又比较昂贵。”实验结果的不尽人意与科研经费的“浪费”像是处在无尽循环当中,而宁夏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只要你认真做下去,就算失败也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同门的鼓励与自己的不断努力下,终见曙光。而那些呈现在科研报告中的一隅,是她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不停地探索、一遍遍高压状态下的试错纠错、一次次摸爬滚打后累积的经验总结所取得的成果。这是宁夏的科研常态,也是许许多多科研人常态的缩影。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宁夏深知社会实践经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弥足珍贵,所以从初入学便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活动,身体力行,让奉献的身影投映在各个地方。 在2023年的夏天,宁夏跟随她所在课题组的同门一起,深入合肥城外鲜为人知的乡村,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将乡村特有的物质资源和乡土文化进行信息整合以农家乐形式推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由于地方偏远,很多时候导航并不能发挥太多的作用,所以我们经常走错路。有一次目的地本来是一条小溪,跟着导航却到了一条臭水沟,最后还是靠向村里面的人问路我们才能找到。”2023年的夏天,热烈得像是每一个在乡村小路上不停忙碌的实践者,他们助力于乡村发展的热忱同那个夏天的热浪一样,经久不息。2023夏天永远的蒲公英,是宁夏他们起的实践活动名称,他们的付出也会如同蒲公英一样,飘向更远的远方。 假期返回家乡后,宁夏也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健康生活,你我同行”义诊活动,为社区里的爷爷奶奶们测量血压,科普健康小知识等等,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增强了大家的健康保护意识,还受到了爷爷奶奶们的点赞夸奖,“当时正好我的专业知识可以派上用场,能够用自己的知识真实地帮助到他们,是会让我觉得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这让宁夏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帮助他人的时候很快乐,会让我有种满足感”,谈起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时,仿佛宁夏的周围充斥着巨大的幸福感,让她的尾调都不自觉上扬。对她而言,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中,还需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这种交流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她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志愿活动,对于医学生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得益于对阅读的情有独钟,宁夏博览群书,在文学创作上收获颇丰,在2022年“读者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的佳绩。不仅如此,自高中接触辩论以来,宁夏便深深地体会到辩论的魅力。“每一次辩论赛,都是大家思维碰撞的过程,在攻辩、自由辩等环节你来我往,妙语连珠,让思想的维度不断扩宽。”她曾代表公共卫生学院参加了安徽医科大学2022年大学生辩论赛,为学院取得了季军的好成绩。此外,作为校研究生会文体部的一员,她还参加了元旦晚会和95周年校庆晚会,并担任志愿者工作,荣获特别贡献奖。在元旦研究生师生联欢晚会上,宁夏参与的舞蹈《半条被子》获得最佳表演奖。当谈及舞蹈启发时,她说:“这个舞蹈的灵感是来自于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故事。在当时的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于是就有了那句‘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所以我们选择这个故事,也是想要追忆峥嵘岁月,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也将继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是宁夏对自己一路攻坚克难的感悟,对于学弟学妹的寄语,她说:“在我看来人生是一场未知的征途,不到最后一刻就没有所谓的终点。在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玩的时候放开玩,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数。哪怕注定是失败的也要尝试,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相信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