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工作人员用坚守传递人间真情

发布时间:2025-02-17 20:38:49

春节,是万家团圆、灯火辉煌的时刻,然而在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以下简称安医大接受站),18名工作人员却默默坚守岗位,用奉献与责任传递人间大爱。他们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休,为遗体(器官)捐献者提供接与后续服务,让无私奉献的善举得以实现。

责任在肩,春节不停歇

安医大接受站的工作人员均由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职工兼任,目前共有18人。他们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还要随时待命,确保每一位捐献者的善举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春节期间10“大体老师”,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常年坚守,行动诠释大爱

每一位捐献者的选择都承载着无尽的爱与奉献。安医大接受站的工作人员深知,他们的工作不仅仅只单纯的走完一套流程,重要的要完成对生命尊严的守护。在接收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安抚家属情绪、参加追悼会,还要细致解答相关问题,确保整个过程庄重、严谨。

除夕,工作人员朱友余老师接到电话后,驱车230公里赶往天长市。面对家属的悲痛,他郑重鞠躬、细致完成接收流程,返程时已是凌晨三点。家属的一句谢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朱老师说。

图片1


心怀敬意,善待每次捐献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捐献者及其家属对社会无私奉献的体现。正是这些捐献,让医学教育和临床研究得以不断进步,让更多生命获得希望。

春节期间接大体老师中,有1例角膜捐献成功帮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捐献者家属对我们说:希望能帮到别人,就像曾经有人帮助过我们一样。这份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让受捐者重获光明,也让捐献者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成为人间大爱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春节,我们不仅要向每一位捐献者及其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要向那些默默坚守的接受站工作人员致敬。他们用坚守诠释着人间大爱,用行动注解着奉献真谛。未来,安医大接受站将继续秉持初心,保障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医学教育、科研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生命因奉献而闪耀光辉。




责任编辑:任振华
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18名工作人员却默默坚守岗位,用奉献与责任传递人间大爱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积极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服务师生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