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满天星”党建品牌:点亮“一融双高”之路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区公益管理教师党支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展现出安职人“道路漫漫,唯有奋斗”的精神,为学院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建设“365满天星”这一党建服务品牌,即通过打造“校内第一、二,校外第三课堂”三大课堂,做好“政治、思想、创新、服务、和谐、发展”层面六个表率,实现深化“专业建设、班级学生、科技创新、联盟单位、社会服务”五个对接。引导党员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既要搞好教学也要加强科研,既要做好校内工作也要积极服务社会”,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公益育人、服务社会的“一融双高”之路,即党的建设与社区公益管理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专业团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锚定专业内涵: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区公益管理教师党支部锚定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寻专业改革探索之路,助推专业高质量发展。
对标国家一流专业水平。参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全国民政行业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命题等专业教科研工作,始终保持本专业处于全国第一梯阵,安徽省领先地位。如与同类专业全国最有影响力院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完成第一轮社区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联合主持申报第二轮国家教学资源库;这种跨校合作,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
专注三教改革提升专业内涵。支部教师坚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在专业发展、课程改革、智慧社区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勇挑重担,助力专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国家级社区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在线课4门,国家规划教材8部;支部多名教师获批立项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部级征文获奖5项,省课程思政案例1项,省示范课2门等高质量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党支部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精心谋划和扎实推进,也为专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系班级学生:躬耕笃行潜心育人
党支部与学生支部、学院团总支联盟共建,实现党建带团建,躬耕笃行潜心育人。
一是搭建政治把关连心桥。教育引导支部教师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建立《党员志愿服务联系卡》,落实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学生宿舍等制度,开展“一对一”系列为学生办实事志愿服务和帮扶党日活动,在协会活动、职业规划、专业竞赛、考试辅导、就业择业、心理健康等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与圆梦人。如党支部指导蒲公英社会工作协会荣获2023年度新安晚报社“新安优秀公益组织奖”。
二是搭建指导学生连心桥。党支部定期为学生举行就业指导、普法宣传、心理咨询、创新创业等系列讲座和培训,组织、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安徽省社区服务实务、创新创业、职业规划、挑战杯调研报告等技能大赛,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三是搭建读书文化连心桥。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建读书会”书香党建文化品牌、公共管理学院”十佳阅读推广空间——红薪书院“一脉相承,打造党支部的满天星阅读空间,引导党员教师与书为友,坚持每天阅读,做到厚积薄发,进一步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联合学生党支部积极打造“红薪悦读会”平台,构建起了师生共建、红色经典与专业书籍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依托的多维立体阅读文化平台,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不断提升学院青年学子阅读氛围与文化水平;走进光明之家与社区“磨书房”联合举办读书分享会,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推动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推进全民阅读蓬勃开展,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搭建公益育人连心桥。党支部以“学习在校园,益行在社区”育人模式为载体,文化育人,公益润心。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职业素养、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融入社区公益服务实践中,将爱心与社会责任践行,通过”“知、信、情、意、行”的公益服务,达成学生专业上“专精特新”的追求,品质上“勤朴勇毅”的锻造。
领航科技创新:科教融汇结硕果
科教融汇,勇立潮头。党支部积极对标“既要搞好教学又要加强科研”的要求,依托现代公共服务业研究发展中心,探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新路径。支部有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双带头人1名、省级高级双师1名、国家级创业培训师1人、市创业大师1人、校技能大师、教学名师与教坛新秀各1人,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勇立潮头,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成为推动教育科技创新的排头兵,2023-2024年度获得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通过标准研制、科研项目攻关、产学研合作、软著发明、创新类赛事冲刺等举措,党支部教师在教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学院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党支部教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与软著30余项。
携手联盟单位:产教融合共发展
校企协同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党支部切实对接产业联盟单位,将党建联建做深做实,实现与社区、物业公司、基金会、公益实创中心、社工组织、合肥市新站区女企业家协会以及学生党支部等联盟共建。通过与校外联盟单位的紧密合作,党支部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探索“灵活师徒制”,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与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区构建“校社产教融合共同体”,并成立“黉治理学院”;与祥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建智慧物业产业学院,开拓了产教融合的新板块,实现了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的新生态。
联盟共建推动党建与业务双提升。党支部创新“链上”党建共建模式,与联盟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与联盟单位的共建,党支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党建工作水平,还为联盟单位提供了专业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党支部还依托联盟单位的资源,开展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受到媒体多次报道,社会反响较好。
践行服务使命:尽显责任担当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区公益管理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社会服务,践行公益精神,五位一体”发挥专业服务社区功能,彰显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党支部依托依托现代公共服务业研究发展中心、团队孵化的合肥海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学生专业协会--蒲公英社会工作协会以及学生公益社区组织——合肥新站区满天星社工服务社,“五位一体”发挥专业服务社区功能,定期开展培训与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累计完成社会培训数万人次,依托本专业团队孵化的公益组织开展公益服务项目百万余元,年度实现横向课题到账经费50万元,获多家新媒体报道,社会反响较好。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党支部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帮助,也增强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