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立德树人馆是集展板展示、特色教学、全景体验、虚拟仿真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功能实践教学中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等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加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基地。
一、背景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而实践育人则是开展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路径。随着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整合,集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于一体,融合了教学、展示、实践、体验等方面的多功能立体化校内实践基地应运而生。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顺应现代教育潮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求为导向,以红色基因培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为主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立德树人馆。
图片1.png
二、典型做法与实施过程
(一)明确理念,突出重点
立德树人馆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业基地,是我校文化育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帮助学生立德、铸魂的重大任务。基于此,立德树人馆在设计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主导”、“以互动为特色”的建设要求,贯彻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大思政”教育理念、“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力求通过实践教学,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明确建设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要,联系我校实践教学实际,针对立德树人馆提出“一二三四”的设计框架:一是指一个目标,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二是指两方面内容,即培养红色基因、加强道德修养;三是指正三观,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指四个自信,即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建成后的立德树人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将实践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以爱国、理想、道德、法治为教育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安徽优秀人物和学校优秀毕业生为学习榜样(教育素材),详细地阐释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内涵,这是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部分,也就是“立德”的部分;另一部分,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民族解放的光辉历程,生动地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筑梦蓝图,让学生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自身成长成才相结合,这是培养红色基因的部分,也就是“铸魂”的部分。
图片2.png
(二)创新模式,特色鲜明
立德树人馆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吸收借鉴传统展览式教育场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中国气派 ,注重传承
立德树人馆在内容设置方便注重体现“中国”二字,主要表现讲好中国故事、铭记中华英模、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气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中国优秀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达到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效果。此外,在选取中国故事和中华英模的时候,注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到“接地气”,尽量选取安徽省、本校的典型事例和人物,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与学生的思想发展相契合,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2.创新载体, 旋律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旋律教学课”是依托于立德树人馆开展的特色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音乐教学课的结合,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音乐载体的融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音乐教师合作完成。如以《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的“旋律教学课”,共有三个教学单元,包括理论知识和歌曲:第一单元,知识主题为“雄关漫道真如铁”,歌曲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单元,知识主题为“奏中华锦绣乐章”,歌曲为《春天的故事》;第三单元知识主题为“新时代云帆沧海”,歌曲为《新时代之歌》。在“旋律教学课”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述理论知识进行理论教育,音乐教师则结合歌曲进行体验教育,理论与体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旋律教学课”的特色之处。
图片3.png
3.翻转课堂,注重体验
为避免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常见的“走马观花”的现象,基于立德树人馆的实践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预先了解即将参观、体验的内容,通过纸质和电子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充分预习,做好预习“功课”。这样,在学生走进立德树人馆的时候,是带着目的、带着疑问、甚至是带着崇敬和感情的,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虚拟仿真,注重互动
与传统展览式教育场馆有所不同的是,立德树人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馆中设置了3D虚拟仿真场景教学资源、360度全景视频教学资源,借助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设虚拟仿真的场景,实现了人际互动,有效地弥补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立德树人馆,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记录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展板,看到记录实现中国梦想伟大历程的视频,还可以借助虚拟仿真设备,亲身体验革命年代、建设年代的场景,畅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更能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思想上得到有效成长。
(三)保障有力,立体建设
一方面,立德树人馆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协调配合等方面给予了立德树人馆大力支持,为立德树人馆的建设即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了立德树人馆的建设和运行。
另一方面,立德树人馆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配套资源的建设。目前,围绕立德树人馆的建设和运行,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资源建设,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其一,网络资源建设,将立德树人馆的教育内容及其拓展内容网络化,形成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效果提供便利;其二,仿真资源建设,根据学生以及教学需要,开发和更新虚拟仿真资源,让学生有更新、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强化教育效果;第三,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立德树人馆的特点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三、成效与反响
开馆运行近一年来,入馆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约15000人次,立德树人馆以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模式、高科技的互动体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与此同时,立德树人馆也赢得了同行的关注,开馆一年来,吸引了来自安徽、上海、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天津、湖北等省内外、30多所高校的同行前来观摩、切磋、交流,将立德树人馆的建设经验有效地推广出去,为进一步开展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片4.png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