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凝心铸魂赋能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教师党支部是全国首批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安徽省五星党支部。党支部现有教师党员13人,高级职称7人,长三角访问学者1人,博士2人。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首批国家样板支部和省级标杆院系示范引领作用,稳步扎实推进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建设,全方位推进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支部自2024年10月以来,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等四个方面进行专项行动并落实举措。
机电一体化教师党支部“强国行”行动团队工作思路概况
党建联建:凝聚发展合力,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校企联建,深化产教融合。党支部与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党建+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双方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将党的先进理念融入校企合作实践。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课堂即车间、教师即工程师、学生即学徒”的育人模式转变。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精准对接。
校校联建,共享优质资源。党支部与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开展跨区域党建联建,通过“师资互派、课程互通、平台共建”实现教育资源高效流通。双方联合开展“专业负责人谈专业”“青年教师说课程”等研讨活动,共建虚拟教研室等教科研平台,推动教学理念创新,共同探索开发无人机“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课程体系新模式。校校联建不仅提升了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还带动了职业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形成长三角一体化职教合作新模式。
党支部与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
党支部赴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开展长三角地区高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
聚力共建,教育服务注新能。党支部积极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升专业教师团队的教育服务水平。支部委员多次组队赴常州、上海、杭州等地参加产教联合研讨班,通过与合作企业以及相关兄弟院校的交流,围绕职教本科建设目标,深入探讨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响应国家“教随产出”的职教号召,吸收科技赋能教育服务的最新前沿理念,分享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最新建设成果。我院是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主持单位,机电一体化党支部教师作为资源库建设负责人赴外交流,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研讨。支部书记谢晓敏副教授代表学院对承担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工作进度及对未来建设的规划作了交流发言,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联合大学的相关人员共同研讨,推动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开发与开放共享,带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服务职教事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党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安徽省“国培”“省培”计划项目,承担授课和班主任等工作,服务地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在培训过程中,支部始终遵循“以学员为本”的核心服务理念,精心打造了一支有责任担当、能攻坚克难的教育服务师资培训团队。在培训进程中,时刻关注学员动态需求,既坚守培训规范化、管理严格化的原则底线,又全心全意为参训学员呈献全方位、高品质服务。近三年,年均培训企业员工、职教师资2000余人次;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对学校乡村振兴帮扶点六安市胡大楼村开展“送技下乡”等活动,为农村电商、智能农机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参加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讨会
科技赋能:驱动创新引擎,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头雁效应,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立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及合肥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安徽省首位产业(汽车产业),与相关联企业或科研院所,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技术支持。以党建为引领,与对接科研院所、企业探索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共同体,以横向课题为切入口,提供基础性技能型技术支持。支部书记作为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库成员,以专家身份分别赴合肥市长丰县及肥东县等辖区内多家制造业转型企业进行“智改数转”诊断评审工作,为相关企业在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每家转型企业形成了近200页的诊断报告。
聚焦企业需求,开展数智赋能培训活动。与京东方、国轩高科、海尔等知名企业共同探索“党建+合作+服务”模式,架起“校企合作桥”,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自动化类“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切实发挥基地数智赋能促发展作用。其中,党支部与国轩高科深度合作,近几年定期开展国轩高科设备工程师特训营培训班(共四期),开设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检测、智能产品工艺设计等具有数智赋能特色课程。聚焦企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绘制“基础技能—专项技术—综合运用”三级岗位能力图谱,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并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近三年,支部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8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近千万元。
2024年国轩高科设备工程师特训营(第四期)开班合影
实践育人:锻造时代新人,书写青春答卷
榜样引领,激发创新活力。以“青蓝携手·红色矩阵”为纽带,推动党支部与学生团学组织深度互联共建。党支部发挥“双带头人”政治引领作用,打造了“党建+育人”的示范品牌,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技能突出的学生榜样。其中,李云龙同学荣登《人民日报》“2022-2023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百人名录”,荣获“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创办安徽声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动百余人就业,事迹被共青团中央、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媒体转载报道。陈杰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同时,党支部以榜样为引领,开展“榜样故事分享会”“党员先锋事迹展”等活动,激励更多学生向榜样看齐,形成“学榜样、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以赛促学,淬炼硬核本领。党支部依托“双带头人”专业优势,组建“党建+技能”导师团,积极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理念,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指导机电专业师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荣获2024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 1项,2024年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国际总决赛二等奖 1 项,第18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高校团体赛(高职组)特等奖第一名,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银奖,202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多项,充分展现了实践育人成果。
获2024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金奖
下一步,“强国行”行动团队将继续与知名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以党建联建辐射带动产教融合,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党建品牌质量。深化实践育人培养体系,打造育人型党支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五育并举,将党建融入育人全过程。依托现有省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双高”、“双特”专业群为支撑,打造特色育人品牌,拓展育人高度。深化科技赋能教育服务,打造服务型党支部。立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重点锚定合肥市“芯屏汽合”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相关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等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