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领航,数字赋能:数字媒体技术党支部探索老区文化传承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26 22:44:49

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党建+专业+文化传承”的创新模式,成功带领团队走出一条以数字媒体技术赋能大别山革命老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该支部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润育思政内涵,将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切实转化为服务老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

强化政治引领,构建“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新机制

数字媒体技术党支部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支部牵头建立了“党员导师+学生党员”项目责任组制度,围绕大别山红色文化与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的传承需求,形成“红色戏曲数字化项目清单”,将具体的文化传承任务转化为一个个可执行、可考核的党建与业务融合项目。在戏曲虚拟仿真开发、红色文化游戏制作等专业实践中,党员师生冲锋在前,不仅攻克了技术难关,更使基层党建与专业育人实现了深度融合,确保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支部搭台、校企共生”实践平台

依托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支部主动与地方戏曲院团、文化科技企业共建“戏曲数字化研创中心”,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产教融合一线。在此平台上,支部推行“需求-招募-开发-交付”的项目制培养模式,由党员教师牵头,组建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项目团队,长期承接戏曲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等真实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支部以“赛创融合”为抓手,将戏曲动漫、戏曲VR等作为主攻方向,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锤炼了其技术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润育思政内涵,实现“技术赋能、戏以载道”价值升华

党支部深刻认识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思政深润”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借助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体技术,支部组织师生开展大别山红色戏曲数字化修复、革命历史场景三维重建等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成为了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学生们在亲手将革命文物、戏曲档案转化为数字资产的过程中,对红色基因和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思政教育实现了从“被动观看”到“沉浸体验”再到“主动传承”的深刻升华,文化自信与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一系列由数字媒体技术党支部主导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有力推动了大别山革命老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培养了一批“党性强、懂戏曲、精技术、怀家国”的卓越数字媒体人才,为新时代背景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10.26

10.26-1

10.26-2

10.26-3


责任编辑:刘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建领航,数字赋能:数字媒体技术党支部探索老区文化传承育人新路径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