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设教工党支部创新工作:课程思政与廉洁文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2020-09-16 05:04:43 王雪莹

图 3.jpg

图 1.廉洁文化品牌—文创产品

课程思政与廉洁文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1)伟人廉洁思想展展文创开发

随着实践内容逐渐丰富,通过研究伟人廉洁思想,进一步推动项目质量、使用性价值的提升,以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品牌理念。秉承项目创新路径,为了方便随时阅读和扩大影响范围,2018年开始,艺术设计系教工党支部通过与伟人纪念馆协作,将展览内容进行整合,集结成一套“伟人廉洁思想展系列丛书”。丛书以系列伟人廉洁事迹为核心设计着力点,让更多师生可方便、快捷、轻松阅读到此部分内容,增强了师生阅读感受,进一步扩大廉洁思想传播的影响。

    (2)廉洁设计与文创衍生品实践

进入2019年,建筑与艺术学院廉洁文化坚持以廉洁文化传播为核心,通过廉洁实践的角度对廉洁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在实践中,研究廉洁文化与设计融合,不仅注重创造物境,更注重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最为典型的是每个年度均在本学校设计专业的字体设计、广告设计教学中进行“廉洁文化走进设计课堂”教学课程项目。课程以廉洁文化主题,采用人们记得、熟悉、喜欢的超级符号表现传统文化因子,与廉洁文化巧妙关联起来做廉洁创意海报及衍生品设计开发,整个课程项目不仅要研究传统文化的视觉表达,更重要研究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定了文廉洁文化传播。该系列廉洁文化项目设计作品出版了“廉洁文化学生设计作品集”、廉洁文化明信片、廉洁文化海报等文创衍生品,这些衍生品设计在廉洁文化品牌项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3)从科技层面带动文创创意发展

廉洁文化项目2019年开发“伟人廉洁微视频”系列作品应用于通州政府纪委反腐智能项目,共10期微型伟人廉洁视频上线BTV《清风北京》栏目,增强民众对廉洁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层面强调科技文创研究,并从社会的特定视角,强调廉洁创意产品开发,结合“科技”形成“美学体验”的社会性;主张通过跨学科的参与性,实现“造物”的转型。主要在于技术开发项目中重新整合技术专家、社会学家和民众,通过更密切地联系真正使用技术、优化技术,甚至是重视技术设计和构造,面向社会的技术开放能够从社会和民众的积极参与中显著获益,因为不仅可以将他们的知识和期望纳入专家指导范围,而且能够以更加激进的方式激发社会和民众,在能够整合所有行为人的新的廉洁传统文化传承范式下,构想技术创意。[1]



[1]布鲁斯–布朗,设计问题第一辑[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责任编辑:王雪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艺设教工党支部创新工作:课程思政与廉洁文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