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对话道德模范,汲取奋进力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我院组织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总结展示本次社会实践成果,特开设此专栏,以展现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青春风采。
2025年8月3日,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星火燎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怀揣着对时代楷模的崇高敬意,走进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大生的世界,展开了一场跨越代际、触动心灵的深度对话。这位从河南确山革命老区走出的退伍军人,数十年如一日在救援一线和公益路上默默奉献,用最朴实的行动书写着大爱与担当的动人篇章。
创业路:从麦客到“粮王”,初心不忘
1986年脱下军装,张大生的人生新战场在广袤的田野。从跟随麦客队伍风餐露宿收割小麦起步,他靠着起早贪黑积攒每一分血汗钱。一辆摩托车,跑遍十里八乡,他用心用情说服乡亲们抱团发展。凭着这股韧劲,他用积蓄购置了第一台联合收割机,一步步将事业版图拓展至全产业链经营,最终荣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回顾艰辛创业路,他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当过兵的人,不能只顾自己过好日子。”这句肺腑之言,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触摸到他创业路上始终跳动的赤诚初心——为民造福。
公益行:老兵守护者,大爱无疆
十余载光阴,张大生的公益足迹踏遍山河。他牵头组建确山蛟龙义务救援队,一次次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带领队员冲向抗洪抢险、生命救援的最前沿,挽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2024年10月,他登上《雷锋》杂志封面,那朴实而坚定的笑容,正是他将公益进行到底的无声誓言。他心中始终牵挂着革命前辈,多次看望抗战老兵。当得知一位老兵家中遭遇火灾,他第一时间带着物资火速赶到,并慷慨解囊帮助重建家园。这些感人事迹,让实践团成员真切体会到,在创业奔波的繁忙中,他奉献的脚步从未停歇。
传承志:奋斗如炬,精神永续
与实践团青年学子交流时,张大生深情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历程。他坦言部队的熔炉锻造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创业初期纵然困难重重,他从未觉得“搞农业丢人”,这份对土地的深情与坚守令人动容。他语重心长地勉励学子:心怀保家卫国理想者,应到部队接受锻炼;选择返乡创业者,则贵在坚守。他分享了自己在部队因主动承担脏活累活而入党的经历,以及受人帮助后萌生“有能力定要助人”的信念,这一切都源于雷锋精神。他倡导大学生积极走进孤儿院、养老院奉献爱心,时刻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面对曾经的冷嘲热讽,他始终坚持自我,凭借“别人玩时我在干,别人干时我拼命干”的拼劲赢得成功。他珍视每一面锦旗,那是社会和群众沉甸甸的认可。如今,年届六旬的他仍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服务近万名群众,深感责任重于泰山。
夕阳的余晖为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镀上温暖的金边,实践团成员的心中,早已悄然播下榜样的种子。张大生同志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坚守,生动诠释了何为“把平凡活成不凡”。他那份对奋斗的执着、对奉献的热忱,必将化作激励青年学子砥砺前行的澎湃力量。诚如他所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循着这份赤子初心出发,点滴善行的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时代前路的璀璨星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