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史”宣传教育正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是“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要求高校积极发挥作用,不断完善“四史”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
推动“四史”宣传教育深入青年学生,要求高校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育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深情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抓好高校“四史”宣传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四史”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各要素正在深度重组,教育模式与研究模式面临深刻变化与转型。抓好“四史”宣传教育,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努力创造全过程全时段的育人环境。比如,今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19门“四史”类专题课程,推出的“百年党史专题”课程,面向身在不同校区、不同时区的学生开放,通过网络技术增强师生互动交流。要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聚焦“四史”宣传教育推出大量生动活泼的新媒体产品,让好文章、好作品成为网络“爆款”,进而提升传播力,增强教育效果。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用好校史资源,把校史有机融入“四史”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北京大学的光荣革命传统为我们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为了增强“四史”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北京大学积极用好校史资源,开展革命文物调研、珍贵史籍和文物展览、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展演等活动,使其成为“四史”宣传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载体,更好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用好身边人、身边事,推动“四史”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灵。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师生回信,让我们倍受鼓舞。北京大学各院系把抗疫感人事迹、伟大抗疫精神搬上讲坛,组织多场专题报告会、座谈交流会,让青年学生从身边的老师、同学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此外,还积极宣传老一辈科学工作者、老一辈教育家和老党员老模范的先进事迹,宣传他们爱国奉献、勤奋严谨等好传统好作风,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