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在北大举行

2021-11-15 10:47:39 北京大学

在建党百年的关键时点,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术期刊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殷切期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于2021年11月13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凝聚中国经济学界共识和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促进理论创新、引领学科发展、强化学术交流、支撑人才培养,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同时为经济学期刊主编和专家学者搭建更为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

本次论坛是继2019年首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之后,中国经济学界、期刊界的又一盛会。新中国首家高校文科学报《文史哲》主编王学典,以及《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122家重点期刊的136名主编、社长和编辑部负责人参与了本次论坛,并在充分交流、热烈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发布为祖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开创新辉煌协同努力奋斗的倡议书。

论坛现场.jpg

论坛现场

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演讲、四场圆桌论坛(云端对话)、八场平行分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组成。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主持。为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有力保证学术交流的高效畅通,本次论坛充分利用数字媒体,除主办单位在现场主持外,参会嘉宾均以线上视频形式参会。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主编董志勇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内容,并表示,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正逢建党百年盛况的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依旧逆势而上,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经济学界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经济学界亟需构建起立足于中国实际、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派和中国经济学期刊方阵。董志勇希望本届论坛能够助推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期刊百花齐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杂志愿同全体中国经济学人一道继往开来,让经济学的理论之花盛开于恢弘壮阔的中国经济实践之土,从而达到在成就中国经济学界小我目标的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

董志勇致开幕辞.jpg

董志勇致开幕辞

王学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发表了主题为“迎接第三次学术大转型”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刻阐释了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学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术期刊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回溯中国社会发展史及社会科学学术史,诸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思想条件和组织基础的《新青年》杂志、北大陶希圣教授创办的《食货》杂志、顾颉刚先生创办的《禹贡》杂志等经典范例,都充分证明了期刊能起到引领学术潮流、参与历史创造的重大作用,而这在新旧学术转型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范式经历了三次转型:一是新中国成立,实现了由以胡适的“实验主义”为主的民国学术向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共和国学术的转型;二是从改革开放伊始,由以阶级论为纲领向以西方化或现代化为导向的转型;三是当今由西方化或现代化向中国化或本土化的转型。身处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转型时期,更需要增强期刊的判断力、洞察力、创造力。

第二个重要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下一步如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道路在理论上还未得到充分概括与总结,在世界上也未得到应有的肯定。有鉴于此,创造一种从中国经验出发,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鹄的,并最大限度地尊重中国特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材料、中国数据、中国案例的,而且有别于自由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范式,从而改变一百多年来把中国“西方化”这一趋势和现状,是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也是中国期刊界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王学典发表主旨演讲.jpg

王学典发表主旨演讲

圆桌论坛(云端对话)由“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经济学期刊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期刊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四个专题组成。

“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圆桌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主持,《经济学(季刊)》副主编黄卓、《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金成武、《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毛日昇、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田敬诚、《财贸经济》编辑部主任王振霞、《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众、《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张秋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编审梁华等围绕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

圆桌论坛1-“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圆桌论坛.jpg

“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圆桌论坛

“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圆桌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主持,《人口与发展》主编陈功、《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陈卫东、《国际贸易》社长兼主编郭周明、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编辑部主任苏保忠、《中国会计评论》《中国管理会计》主编王立彦、《管理世界》编辑部主任闫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杨其静、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袁淳等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圆桌论坛2-“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圆桌论坛.jpg

“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圆桌论坛

“经济学期刊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圆桌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秦雪征主持。China & World Economy执行主编冯晓明、《经济学动态》常务副主编胡家勇、《制度经济学研究》主编黄少安、《审计研究》主编姜江华、《南开经济研究》主编李坤望、《财经研究》副主编兼社长陆蓉、《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改革》执行总编辑文丰安等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圆桌论坛3-“经济学期刊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圆桌论坛.jpg

“经济学期刊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圆桌论坛

“期刊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圆桌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主持。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安同良、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经济学家》常务副主编丁任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常务副主编郭庆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魏建、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铭山等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分享。

圆桌论坛4-“期刊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圆桌论坛.jpg

“期刊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圆桌论坛

张辉感谢各位嘉宾精彩纷呈的发言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分享,相信大家真挚交流、辩证思考的力量定能助推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期刊的繁荣发展。

张辉现场主持.jpg

张辉现场主持

11月13日下午,本次论坛设置的八个平行分论坛在线上视频会议平台同时展开,参加各分论坛的嘉宾们就相关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八个平行分论坛包括:由《经济科学》常务副主编于小东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一“经济学期刊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守正创新、繁荣学术”;由《经济纵横》主编、社长郭连强和《财经科学》主编李萍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二“经济学期刊如何扎根中国大地,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由《南开管理评论》专业主编程新生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三“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高水平研究成果”;由《保险研究》主编徐晓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四“经济学期刊如何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由《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常务副主编崔鑫生和《世界经济文汇》常务副主编章元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五“经济学期刊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由《消费经济》执行主编韩雷、《学习与探索》副主编房宏琳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六“经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与一流学科建设”;由《资源与产业》主编雷涯邻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院长、《开放经济研究》原主编张建武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七“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由《现代财经》主编蔡双立和《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任王轶担任召集人的分论坛八“期刊与学术和人才评价”。

平行分论坛会场.jpg

平行分论坛会场

论坛闭幕式由崔建华主持。在闭幕式上,于小东代表论坛组委会宣读了《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倡议书》,提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期刊提高办刊质量和发挥引领作用的四项倡议:一是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高水平学术期刊的指示精神和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高水平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三是要始终秉持期刊办刊与经济学科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评价深度融合的宗旨,构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四是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推动者,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于小东宣读倡议书.jpg

于小东宣读倡议书

崔建华在闭幕致辞中指出,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往往是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大经济体,铸就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拥有光明强劲的发展前景,这也为广大经济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经济学期刊作为向外界传播经济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作为支撑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的学术平台,需要立足中国实情,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就推动经济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理论创新与学科进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探讨,相信定能为新时代经济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他祝愿我国经济学期刊高质量成果频出,经济学科持续蓬勃发展,祝愿祖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开创新辉煌!

崔建华致闭幕辞.jpg

崔建华致闭幕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于2021年11月13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