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号,青松肃穆。2021年12月1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党委原书记王学珍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王学珍同志因病于2021年12月13日21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李克强、汪洋、孙春兰、王晨、胡春华、肖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了花圈。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老领导,与数百名北大师生校友、王学珍亲友及社会各界人士一道,沉痛悼念王学珍同志。
前来吊唁的师生排起长队
礼堂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王学珍同志”悬挂在大厅正上方,横幅下方是王学珍同志的遗像,周围环绕着各界人士敬献的花圈和挽联。在黄白菊花和翠柏的掩映下,王学珍同志的遗体仰面而卧,面容安详。在他的身上,是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王学珍同志告别仪式现场
告别仪式上,大家在低回的哀乐声中缓步走入殡仪馆礼堂,在王学珍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遗体三鞠躬,并绕行一周,表达深切的哀悼与缅怀。邱水平、郝平等向王学珍同志的亲属表示慰问。
师生校友向遗体鞠躬告别
王学珍同志,男,汉族,1926年8月生于浙江龙游县,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就读,194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3月起在北京大学工作,曾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教务长、副校长等职,1984年3月至1991年1月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2月退居二线后,担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首任会长、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校史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新闻法制研究中心第一主任、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1998年7月离休。
王学珍同志在解放前就积极投身党的工作。青年时期,他秉持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国家的理念,虽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仍矢志向学。进入北大后,积极追求进步,加入了风雨社和新文学社,阅读进步书籍,进一步坚定了政治立场和追求,投身革命工作。1948年1月,加入地下党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青年同盟”。1948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跟党走的决心与激情伴随终身。1948年8月,组织成立“新法学研究会”,在北大师生中广泛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团结师生反对南迁、保护校产,为迎接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学珍同志长期投身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是党的教育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建设者。1949年4月,北大成立第一届学生会,王学珍同志被选举为执行委员,之后担任学生会主席。1950年3月至1952年院系调整前,先后作为北京大学党总支组织部部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从事党务工作,为北京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受到冲击,他始终坚定党的理想和信念。1977年9月,教育部决定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王学珍同志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在此期间,他积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目标指引,推动快速恢复教学秩序,带领北大教育事业冲破枷锁,大步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1980年,王学珍同志任北京大学教务长,推动学校选课制、学分制的施行,逐步恢复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1984年,王学珍同志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带领北大进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北大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杰出优秀人才。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把握学校发展方向,为维护学校安全和首都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王学珍同志离休后仍孜孜不倦,在党史校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1987年北京大学成立党史校史研究室,王学珍同志任主任,开始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党史校史资料。担任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期间,先后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李大钊文集》《李大钊全集》等文献,填补了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王学珍同志致力于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先后主持出版了《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今日北大(1988—1992)》《北京大学史料》《北京高等学校英烈》《北京高等教育纪事》等著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历经十余年之久编纂完成《北京大学志》。上述成果为研究北大、北京市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对于总结历史经验,弘扬优良传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意义。
王学珍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品格高尚、光明磊落,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奉献终生。他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