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育人成果||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学习心得(十八)

2022-01-30 19:05:32 新闻党支部

2020年以来,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委新闻系教师党支部积极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展“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活动,从时间安排、师资配置、开展方式、总结评优等各方面对活动做统一部署与精心安排,通过每期32集的主流媒体优秀编辑记者的主流声音、精品案例,引导新闻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在2020年版全部32集视频讲座内容覆盖新闻系大二、大三、大四全体学生的基础上,2021年,新闻系建立了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长效机制:将当年度大讲堂主体视频内容纳入大二年级《媒体前沿讲座》的第3学期课程内容,计入学分,形成评价体系保障;将相关视频案例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视听新闻报道》等课程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活化专业课程的时代性;将收看大讲堂作为新闻系本科导师制辅导的主题之一,纳入导师制的执行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化个性化辅导中的价值引领。通过与大讲堂这一最生动的国情大课、有温度的思政大课、高水平的专业大课的内外协同,增强新闻系师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以下为大讲堂学习心得优秀篇目:

   结合“四力”,制作新时代的新媒体产品——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

    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新闻系新闻201 徐文媛

本学期临近期末,北工商传媒与设计学院根据教育部要求为我们新闻学子安排了新闻大讲堂。课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力”要求展开,请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位名记编辑与摄像策划老师讲解中国新闻媒体的工作内容,对如我这样专业知识尚未完全明了而心中又憧憬着新闻学生实在帮助很大。课程内容丰富,共有32课时,或许是因为首映效应,于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战略规划总编曹磊老师的讲授内容。

曹磊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四力,是指习近平同志对宣传思想干部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具体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给我们播放了《少年》的新媒体作品,该片以素材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成就;围绕十四五,歌词共情,传递给青年人百年奋斗的高度认同和崇敬之情;以多元化的视频剪辑手法呈现出年轻态的视觉效果,选择年轻人喜爱的“燃”风格,从影视剧中上个世纪的年轻人作为切入,“拜托了”寄语开段,通过越来越明快的内容,呈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片中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作为歌曲情绪的又一高潮,对年轻人起到了鼓励的作用,也加深人民对共产党的赞同。

在“让红色故事有言值也有颜值”一章,曹老师提到制作融媒体产品,首先要挖掘媒体资源,高辨识度媒体内容,对文案视频加以搭配选择;挑选素材,要精准把控敏感点,对党史内容反复学习,必须要具备较高理论储备;制作团队对影像书籍资料深入学习,理清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内容,最终选取了以“五四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开国大典,两弹一星,新时代“为典型事例来串联的叙事节奏。整个视频制作团队对各种素材进行剪辑,对红色素材充分利用,达到了期待的叙事性和逻辑性双葆有效果。

曹磊老师特别提出,新媒体视频制作的三个原则:

1、素材来源可靠:无论是影视素材、中央媒体播发新闻或是纪录片,视频制作方对人物身份和话语都要反复核对,确保真实性,坚持新闻真实性本源。

2、合理把控对事件选择取舍使用,素材众多所以选择要恰当有度,这里需要创作团队内部沟通协调;此外主要的播出画面“同期声”、罗列画面和闪回效果也需要细细斟酌、考量协调。


3、短片仅有四分钟,展现出精美动人的效果需要反复挖掘素材中传奇瞬间,激发人们共鸣,重视每个镜头的画面(如钱学森回归同声)。

在“重视共情共鸣,传递情感力量”一章,曹磊老师指出新媒体作品需要引发网友共鸣,提出“情感饱和度”一词,因此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主义了“百年征程”事件,引用今年抗疫、脱贫攻坚的青年画面,传承红色基因,“初心未改砥砺前行”画面……减少党政历史与人民的疏离感,强化了共情情感的饱和度;通过画面分割、拼接、对比,立体的多种手法融合烘托代代党员使命传承的光辉责任。

在“增强眼力脚力,认准党史故事叙述方式”一章,曹磊老师表示党史对年轻人要有、有新的打开方式,如新媒体数据的网上“红色纪念馆”、“档案馆”……通过互联网渠道,分析网络群体关注热点话题,关注青少年参与讨论的党史学习相关话题。如今年大火的影视剧《觉醒年代》、《革命者》等,之后新媒体中心联系编剧推广团队,对“燃”画面进行学习研究,搜集高辨识度素材,做出了内容鲜活、贴近现实的产品。

现在网络普及,媒体门槛降低,自媒体盛行,曹磊老师提醒我们不要缺乏判断力、因为过于玩梗而错过界限,要保持眼力不盲目创新,不放弃已有审美,防范规避在网络舆情中陷入被动。

《少年》原本歌词偏向个人化,缺乏引起共鸣的点,背景也需要细加调整。曹磊老师的团队在敲定曲目后征求原作允许重新填词,并邀请原唱重新演绎新时代少年风采,最终该产品大火,咏叹调的党史故事,引发老年人和青年人共鸣。该产品符合“立意远、站位高、定位准、有品质”的高要求,团队甄别了第一手历史资料,准确传递历史事实;巧妙划分圈层、定位对象,通过分众化、差异化、创新技术手段、剪辑特效、数字可视化技术,把握群众情绪点,研发出了既有流量又有质量的成果。

以上经验均对我很有帮助,在本学期我接触到了新摄影课程与视频制作,分别作为前期剧本和后期剪辑参与了视频比赛,作品被选入了校级“扬帆杯”决赛以及荣获了省市级“北京国际范儿”一等奖,关于“四力”的践行我深有体会。作为剧本与剪辑我并不只是伏案敲字,也需要出去跟着同学们拍摄,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到风采,得到更佳的灵感,这就是脚力与眼力的重要性,而作为新闻学子脑力与笔力更是不必说,只是在课程之后更加将“新闻的第一性是真实”铭记于心,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者要心怀道德与底线原则,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利益而努力奋斗,如同建党百年《少年》歌词所说:

“昨日的成长都是印记 所有的成绩都值得被铭记 未来在即 梦想一定可期 乘风破浪我们在一起。”


责任编辑:新闻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1年的新闻传播大讲堂的主题是“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其中四力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