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探古溯源 乡村践行——人文学院师生党支部开展 “党建引领,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耿丹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4-12-31 16:31: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全体教育工作者而言,筑牢人才之基是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

牛栏山镇芦正卷村是耿丹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该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先后荣获“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北京市卫生村”“首都文明村”“北京郊区生态村”“北京市先进村民委员会”“北京市2017-2021年农村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1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4年11月6日下午,耿丹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党支部联合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在顺义区芦正卷开展了联合组织了一次以“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人文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共计40余人参与了本次主题党日实践学习活动。本次党日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实践,也为支部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地方历史、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相结合的生动课堂参与活动的师生党员们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出发,将实践成果与教学、专业学习相结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d86a1e9cef325ffaabab54a931d1735

图片1 - 副本(1)

大学生讲解员讲解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参观芦正卷村村史馆、参观芦正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走访芦正卷村法治公园。

  芦正卷村村史馆作为芦正卷村振兴史、发展史、建设史的重要记录地,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场所。本次参观学习活动由耿丹学院人文学院服务学习工作室的学生志愿者讲解队负责这支志愿讲解队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学习地方村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讲解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这也是人文学院教师党支部充分利用社会服务、红色教育机会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鲜活案例。

当大家走进芦正卷村村史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历史图文资料,展示着芦正卷村从明朝至今的变迁与发展。志愿者讲解员带领大家了解村史的第一部分,主题为“永远在路上”。讲解员详细介绍了1961年邓小平同志在调查中发现芦正卷村的水源匮乏问题,提出为村民打井解困的历史背景。讲解员特别强调,小平同志对村民生活条件的关切,以及他在离开时对顺义县委的再三叮嘱,让在场的党员深受触动。馆内的一系列展板展示了芦正卷村的历史沿革。从明朝永乐帝时期设立的“良牧署”,到清代的军事后勤基地,再到民国时期改名为芦正卷村,每一段历史都见证着这个小村庄的变迁与奋斗。讲解员提到,特别令人感慨的是,芦正卷村在1950年代水井水源匮乏的情况下,村民们排队等水,甚至深入井底掏水的艰苦场景。通过生动的模型展示,大家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时艰难的取水过程。随着讲解员带领大家进入“难忘时刻”展区,展览讲述了邓小平同志亲自指示解决芦正卷村水问题的故事。1961年,小平同志在实地调研后提出,要为村民打井解困。讲解员详细讲述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和打井过程,大家得知,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施工,甘甜的井水终于涌出。当天,全村村民涌向水井旁,喝上了久违的清水,场面十分感人。更令人动容的是,讲解员特别指出,这口机井的选址,是邓小平同志亲自考察并提出的,至今这口井仍然被顺义区文化委员会列为文物加以保护。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继续参观了村史馆内关于芦正卷村“自来水入户、机井供水”的历史展示和相关资料。这里不仅展示了机井的建设过程,还展现了党和政府如何关怀民生,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放在第一位的历史轨迹。

参观过村史馆后,党员们又参观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了解了如何通过党建引领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实践站内的展示和活动板块,让大家感受到芦正卷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如何推动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提升了大家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最后,党员们又来到了芦正卷村的法治公园。法治公园内通过一系列图文、雕塑和互动展示,向大家展示了法治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详细了解了村民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如何通过法治建设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公园的展示不仅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法治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也为大家提供了如何在基层社会中推广法治观念的启示。

实践育人,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深化理论认知。耿丹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双“建”育人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实践中提炼专业教育经验,实现多元育人,全面发展,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96689fae72dc3bd4465967cecc55fb

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参访

责任编辑:郑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出发,将实践成果与教学、专业学习相结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