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强国行”专项行动——北工大机械设计及理论系党员教师参加推进京津冀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对策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9 16:57:02

2025年5月14日至17日,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系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张子华同志深入贯彻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参加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牵头开展的“推进京津冀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对策研究活动”,深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廊坊市固安县、霸州市,张家口市崇礼县、沽源县,旨在聚焦智能农机装备促进河北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通过调研摸清河北蔬菜产业装备发展现状、相关政策、技术支撑、协同发展和需求等情况,提出进一步发挥京津冀协同合力的重点任务与路径,实现河北现代农业产业量质双提升,推动河北现代农业产业再发力。

一、活动背景

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委托,牵头承担实施《推进京津冀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对策研究》项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了由学会监事长领衔、联合产学研用全国和区域行业专家组成项目调研专家组,学会组织农业机械领域专家不定期赴河北各地市相关单位进行调研交流座谈,形成调研报告和咨询建议并在河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上进行交流,为加快河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二、活动实施过程

1. 保定市阜平县食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煦大央厨(河北)预制菜食材有限公司

参观食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食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阜平县当地的一家农业科技企业,专注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产品加工。在参观过程中,专家团一行深入了解了公司在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中的实践,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方面的探索和应用。公司采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与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有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在与公司技术人员交流时,详细了解了现代农业产业的技术需求与市场趋势。公司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推广智能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模式向科技化、机械化转型,提升了生产的可持续性与效率。在此过程中,农业科技的创新成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1

图1

参观国煦大央厨(河北)预制菜食材有限公司

国煦大央厨(河北)预制菜食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预制菜及相关食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公司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推动了农业与食品加工业的深度融合。专家团一行参观了公司的生产线,详细了解了预制菜的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其在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布局。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预制菜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并且它的快速发展也为现代农业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尤其是公司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推动了区域内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图2

图2

图3

图3

2. 廊坊市固安兴芦合作社、霸州市海宝科技有限公司

实地参观固安兴芦合作社

固安兴芦合作社作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先锋,通过农民合作社的模式,推动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科技化发展。在参观过程中,考察团一行深入了解了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技术应用及其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合作社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张子华老师与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交流,探讨了合作社在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实践,尤其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图4

图4

参观霸州市海宝科技有限公司

霸州市海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创新的企业,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在参观过程中,考察团一行详细了解了公司在智能农业设备、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应用。通过与公司技术团队的交流,公司在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应用,尤其是在蔬菜精良播种、大蒜精量点种和收获等环节的技术创新,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考察团深刻意识到,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尤其是在农业装备和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

图5

图5

3. 张家口市崇礼万家乐“奥椒”、沽源三源食品有限公司

崇礼万家乐“奥椒”蔬菜公司

崇礼万家乐“奥椒”产业园作为供京蔬菜标准化示范园,主要从事彩椒蔬菜的种植和加工。在参观过程中,考察团一行详细了解了园区的技术应用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在智能化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园区采用先进的农业滴管和精准环控农业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与园区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了该园区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探讨了现代农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链的升级。

图6

图6

调研沽源三源食品有限公司

沽源三源食品有限公司专注于土培生菜的加工和销售,是京津冀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考察团在公司调研过程中,重点了解了公司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方面的应用。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提升了农产品的加工效率,并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与公司技术人员交流了相关技术创新的经验。

图7

图7

三、京津冀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对策分析

通过对河北各地市相关单位进行调研交流座谈,考察团成员深入思考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推动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区域,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区域间农业科技的共享与合作

京津冀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但也面临技术不均衡、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区域间的农业科技共享至关重要。应加强三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2.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融合

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生产农产品,还包括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场销售等环节。通过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融合,既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能促进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国煦大央厨为例,预制菜的生产使得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更加紧密联系,提升了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3.促进农业企业与地方农民的合作

例如食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农业企业与地方农民的合作模式至关重要。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设施设备及市场销售渠道,企业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实现双赢。因此,应鼓励京津冀地区的农业企业与地方农民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

4.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协同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活动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与此次调研活动,全体考察团成员不仅对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充满信心,也明确了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产业链整合与区域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未来,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教师党支部的老师们将继续秉承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要求,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践行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对策的实施,为京津冀地区的农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8

图8 与全国先进工作者毕文平同志合影


责任编辑:阮嘉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5月14日至17日,支部委员张子华参加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牵头开展的“推进京津冀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对策研究活动”。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