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民日报】报道我支部党员李群生教授科研报国事迹

发布时间:2025-05-02 16:49:18

2025年04月07日,《人民日报》第19版“科技”版面以《三个故事看高质量科技供给(科技视点·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为题,报道了我院李群生教授团队,攻克高纯化学品精馏技术、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20余家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生动故事。当科技创新的火种点燃产业变革的引擎,一批批科研工作者正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书写着科技报国的时代答卷。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layout/202504/07/node_19.html

图片1


【报道内容】

三个故事看高质量科技供给

(科技视点·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7日 第19版)

瞄准国家需求,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条

前不久,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乙硅烷生产线投产。乙硅烷是新一代硅基材料,这一材料的生产工艺一度只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

乙硅烷生产有多难?“乙硅烷属于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纯度比普通化学品高出几个数量级,杂质含量仅占约百万分之一。”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李群生说。

制备高纯/超高纯化学品,分离与提纯是关键环节。瞄准产业痛点,李群生带领团队矢志攻坚,历经30多年努力,破解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发明了核心高效分离提纯元件、高效抗杂质渗入技术以及多维度多相精馏强化及多阶梯节能新技术。同时,解决了高粘度物系制造低效低纯、堵塞停产等世界性工程难题,形成了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实现了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的稳定生产。

基于创新突破,李群生团队研制出纯度达99.99999999%(10N级)高纯硅、杂质含量仅为ppt(万亿分之一)级的电子级硝酸、氢氟酸等4类100余种高纯/超高纯电子化学品。

以乙硅烷为例,李群生介绍,进口乙硅烷价格高昂,但基于自主技术生产的相关产品,不仅质量好、能耗表现优,价格也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左右。李群生说:“有了优质、丰富的高纯原材料供应,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高精尖产业更有底气,相关企业也更有竞争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工程放大,会遇到各种挑战。每年有四五个月,李群生团队都会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并肩攻关,从获得一手资料入手,根据理论研究、实验室分析完善解决方案,再回到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研究课题来自产业实践,李群生团队的成果紧密贴合产业需求。“目前,国内有20多家企业应用了团队研发的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李群生一脸自豪。坚持到一线去,贯穿于李群生对学生的培养环节。“企业车间就是科研、教学现场,要从产业实践中发现问题,避免闭门造车。李群生说,自己所教授的本科生必修课“化工设计基础”“化工设计实践”中,有许多来自产业一线的新案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得益于在产业一线的锤炼,李群生团队培养的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很快就成长为岗位骨干。

专家表示,有必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条,以高质量创新成果,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责任编辑:应允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人民日报】报道我支部党员李群生教授科研报国事迹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