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榜样力量和课程思政

通过《邢誉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相互促进的个人体会》视频学习,老师们了解到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可以推动教师党员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攻关中发挥先锋作用。通过系统构建“价值引领-组织再造-制度创新-文化浸润”的融合机制,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党员将科研创新作为践行“国之大者”的实践舞台,真正实现“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接着,仪老师以“经典飞机设计实例解析”这门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情况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经典飞机设计实例解析”课程是北航航空学院的飞行器设计课程思政“三部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2022年获首批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本次交流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定位、思政建设以及思政成效三个方面。其中思政建设又包含全景式系统性的专业与思政融合和翻转课堂+虚仿实验激发主动学习等内容。课程涵盖新中国自主研制十余种机型,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同时“铭记征程”。精选国外的多种经典机型,使学生“知己知彼”。约90位中国航空人物,包括总设计师、将军、院所领导、试飞员,一线设计员、技术工人和地勤人员、以及高校教师等等。使学生们能够在榜样群体的故事中产生共鸣。以超过30本文献、近60段纪录片视频等史实资料,以及邀请行业专家来到课堂等方式,对型号研制历史进行还原及多方印证。思政成效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学生思政立场明确,有的学生指出:“J10设计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甚至漏出的三滴油都要一遍遍的排查,正是他们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让我们国家的战机的可靠性不断的提高。”“飞机不再仅仅是飞机,其中的每一个螺钉,每一块蒙皮,都有着它们独特的故事,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它们背后的设计师、制造者更是其中最珍贵的组成。我也在这其中更加能够理解到为了梦想,为了身上的一份责任燃烧自己的感觉,这超过了苦累,也深深的吸引着我。”等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思政的学习交流,老师们感受到:讲授中国的飞机型号和飞机设计师,不仅是课程,更是责任。依靠真实的力量而非空洞的说教,做到“感动自己,感染学生”。飞行器设计课程思政,永远在路上!课程的成功在于将“空天报国”精神具象化,让学生从技术演进中看到国家崛起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