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暑期社会课堂 “天目领航—低空无人装备技术”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11 14:48:00

航空学院“天目领航—低空无人装备技术”实践队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12日在飞机系党员教师李道春、阚梓和屠展老师的带领下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展生产实习。该生产实习队伍依托天目山实验室,积极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围绕低空无人装备的研发、制造与应用链条,辐射前往浙江省各地开展产线研学、专家授课、生产实践、红色教育等相关活动,旨在深化学生对低空产业生态与核心装备的认知,推动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依托于低空空域,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民用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并带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其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众多,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融合,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天目山实验室正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下蓬勃发展,同时,实验室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浙江省打造“中国飞谷”低空产业高地,是推动中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一、思政引领

鲁迅故居:追寻炬火,叩问国魂

青瓦粉墙间,实践队同学们前往鲁迅故居进行党建活动。在“三味书屋”的木刻“早”字前凝视先生刻下的自律誓言,于“百草园”的皂荚树下触摸童真笔迹里的时代暗夜。“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曾经在文章中千万遍引用的名句于脑海中久久回想,置身其间,阳光刺破云层,恍若百年前那枝唤醒铁屋的炬火,正点燃新一代青年的精神坐标。


二、产线研学

低空经济创新极核——天目山实验室

7月1日,实践队队员详细参观了天目山实验室,李道春老师和天目山实验室工程师王晨先老师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新能源航空动力的突破路径,通过氢燃料电池与混合动力的创新案例,深化了同学们对于绿色航空技术降本增效逻辑的理解。


在飞行器平台展区,倾转旋翼机、氢动力无人机、混动无人机等丰富的天目山系列型号研究成果进一步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同学们向老师深入请教在这些型号中所应用到的“激光+视觉”融合导航、快拆式燃料电池、“海豚”流线造型设计等前沿技术,直观感受到了尖端科技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加速转化。



7月2日同学们在实验室亲自体验了控制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指尖轻触遥控器拨杆,十余架无人机轻盈腾跃,穿梭障碍。这场“看得见算法呼吸”的实践课,让年轻一代触摸到低空经济的科技脉搏。 


前沿科技的转化桥梁——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

7月3日,实践队的同学们乘车前往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杭研院是由北航与浙江省三级政府共建的新型科研高地,以“信息领域世界一流技术创新平台”为使命,布局量子精密测量、人工智能、脑机智能等六大前言中心。依托北航国家级实验室资源,研究院打造了极弱磁场测量装置、工业机器人云平台等大科学装置,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核心引擎之一。


在研究院展厅,实践队员通过全息投影了解了杭研院的发展历程和布局。在机器人实验室,同学们亲自体验了助力外骨骼装备:辅助行走设备可以识别患者的走路步态,精准助力腿部受伤群体的康复;腰部支撑装置可以使女生可以轻松托举30公斤重物。在无人机实验室,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团队研发成果并讲述育人方案,同学们惊叹于实验室集结构、控制、组装、测试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飞谷的云端枢纽——湖州德清通航制造小镇   

7月4日,实践队走进湖州德清通航制造小镇——这座浙江省唯一以航空航天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小镇依托莫干山机场资源优势,构建了覆盖研发制造、飞行培训、低空旅游的全产业链,成为长三角通航产业的云端枢纽。


在企业展厅,技术专家生动讲述从“冯如一号”到现代通航装备的中国航空发展史,同学们透过历史影像感受航空报国精神的代际传承,步入机库,小型载人运动飞机成为焦点。最震撼的场景出现在跑道旁:飞行学员驾驶训练机呼啸升空,引擎轰鸣中,飞机仰头刺向云端,同学们目送直至其化为碧空中的银点。


动力系统的全球脊梁——卧龙电气驱动集团

7月5日,实践队来到卧龙电气驱动集团,探秘电机巨头,触摸智造脉搏。卧龙集团作为全球前三的电机制造巨头,业务覆盖工业电机、新能源装备、机器人驱动等核心领域,连续六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智慧城市等场景,其前沿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走进一线车间,眼前呈现智能化生产的未来图景:物流机器人沿轨无声穿梭,精准配送零部件;多轴机械臂高效配合,完成电机绕组;系统大屏实时跳动生产数据,各地工厂联动作业。


企业导师带实践队同学们步入创新展厅:导师详解卧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突破,模块化大型储能系统适配电网,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能源高校循环;同学们在白板上写下“杭州”二字,机械臂精准实现力位复现。从千万家庭冰箱压缩机的静音守护,到地铁牵引系统保障城市脉动;从青藏高原光伏电站的储能心脏,到东南亚农田灌溉的绿色动能,卧龙将高效节能技术织入现代生活的毛细血管,科技随电流抵达烟火人间的深度与广度令同学们叹服。


四足机器人的足尖革命——云深处科技

7月9日,实践队同学们来到云深处科技参观研学。作为中国四足机器人产业化的领军企业,云深处科技打造的“绝影”、“山猫”等系列产品占据国内行业应用市场超70%的份额,专利技术覆盖步态控制、多机协同等核心领域,印证着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时代浪潮。技术专家现场演示了“山猫”在镂空楼梯的出色表现。随着指令下达,“山猫”熟练地上下攀爬,其背后是高性能的感知建模、运动规划、动态控制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标志着足式机器人已具备向复杂环境实战的能力。讲座中,企业人员以“绝影”“山猫”等产品的迭代过程为脉络,揭幕四足机器人由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淬炼之路,同学们体悟到的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实验室-场景-市场”三重门的跨越。





三、专家授课

在生产实习中,同学们不断学习知识,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相互统一。

《低空装备技术高质量发展》的讲座中,同学们学习了低空经济的具体含义、目前低空领域飞行器的发展现状以及低空无人装备的关键技术,此外,阚梓老师也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空智能运载工程一级学科以及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申报过程和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为同学们接下来读研或是工作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此外在丁梦龙副研究员《低空飞行器防撞设计技术》讲座中,丁老师介绍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的防坠撞技术的如何实现,以及鸟撞实验对现如今飞机设计中可靠性设计的重要作用。


天目山实验室的严旭飞副研究员和来自昆山市沃亿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诚和金鹏总经理,为同学们介绍了工业级无人机系统研发的技术痛点和方案难点,这都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四、生产实践

为了将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上,天目山实验室的冯传宴副研究员为同学们介绍了天目山低空运行监管平台,讲解了该平台如何通过雷达对附近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识别与监测的原理,并指导同学们进行模拟飞行的体验,同学们亲自感受了飞机从起飞到巡航再到降落的全过程。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学们每人还亲自组装了一架足球无人机,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足球比赛。从听课到自己动手组装的这个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无人机足球比赛中同学们三人组成一队来互相攻防,这既考验了同学们的无人机操纵技术也让同学们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参加团队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同学感言

在这为期两周的实习时间内,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李道春老师、阚梓老师等的带领下,从天目山实验室到零磁实验室;从德清通航智造小镇再到卧龙电驱集团;从鲁迅故居再到云深处公司,多样多彩的经历描绘出我们五彩缤纷的实习画卷。我们不仅看到了零磁空间实验室在医学方面的巨大价值,也近距离观看了德清小镇飞机真实起飞的全过程,还听到了卧龙集团崛起的故事……从云深处的智能机器狗,到我们自己操控的足球无人机,书本上的知识具象化了。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们也接触到科技进步中的难题,为将来的学习发展提供了方向,低空经济的故事也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张灿

本次在杭州为期两周的“天目领航”的生产实习中,我们以天目山实验室为起点,初步了解了低空经济相关概念与规划,学习了无人机相关的知识技能并进行了实操。在企业参观中,印象最深的是卧龙。其先进的近乎全自动化的电机生产线让我们了解了当今中国的强大制造水平。最后我们在天目山实验室完成了足球无人机的组装和对抗赛。

通过与团队老师和相关研究员的探讨,我们深入了无人机研制细节和其中需要进行的技术和产品验证,将知识与生产相结合,我们体会了理论落地到实际的重要性。同样的,我们更加了解了低空经济相关的就业方向和选择。并感谢阚梓、姚卓尔和李道春老师和相关团队对我们本次实习的保驾护航。

——陈俊良

短短两周的生产实习,于我而言,是一次从课堂理论跃向产业实践的深刻洗礼。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足迹遍及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前沿实验室、德清航空小镇蓬勃的产业生态、通航机场的起落轰鸣,深入卧龙电驱集团精密制造车间,也领略了云深处科技赋予机器人的灵巧智能。同时,多场紧扣低空经济的讲座,也向我们层层剥开了这一新兴领域的政策脉络、技术瓶颈与无限可能。而实习中最具挑战性也最有成就感的部分,是动手制作足球无人机并参与对抗赛。从组装零件、自主练习到团队配合参赛,整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的难度和乐趣。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它让我真切感受到低空经济并非遥远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研发、精密制造与创新应用。亲手组装和操作无人机,更让我明白了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工程实践中的核心地位。这次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专业的理解,也为我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实践基础。

——王雯妍

这两周在杭州的生产实习,让课堂上的空气动力学公式真正落在指尖的桨叶上,也让我在脚本里调试过的智能体仿真,化作机械狗灵活步态与瞬时决策的骨架。走进卧龙公司,自动化产线与数据看板交织成一条不眠的制造洪流,我第一次直观体会“智能化”工业带来的改变与革命;在云深处公司,机械狗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行为选择链路被工程师拆解解释,才意识到具身智能正把算法的边界不断向物理世界推进。天目山实验室里风墙与旋翼混合交响,让我切实的感受到飞行器的魅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走出教室的书卷气,使“行业发展”不再是报告词汇,而是可测、可迭代的现场,让我对自身专业的选择更坚定,也对低空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孙浩森

六、结语

天目领航-低空无人装备技术实践社会课堂”暑期生产实习项目通过产学研三方融合,让北航学子有机会从校园中的课堂走进社会生产这个“大课堂”。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卧龙电驱集团、云深处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中深入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天目山实验室、北航国新院、北航杭研院、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深刻认识到未来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这两周的实习只是画下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在接下来的学习道路上同学们会带着这次生产实习中收获的宝贵经验继续奋力拼搏,以“知行合一”的信念书写空天报国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仪明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飞机系党员教师李道春、阚梓和屠展三位老师依托天目山实验室,围绕低空无人装备的研发、制造与应用链条在杭州市开展生产实习。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