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抗震精神,传承科研使命——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1 14:06:49
6 月 27 日下午,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学习抗震精神,传承科研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莅临指导并作专题报告。此次党日活动由党支部书记李爱群教授主持,旨在通过学习抗震领域专家的先进事迹和科研精神,激励全体党员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伊始,吕西林院士在李爱群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吕教授认真听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介绍,深入了解实验室的设备性能和科研成果。他高度评价了实验室在抗震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认为该实验室性能在国内外同类型设备中处于领先水平,能够在满载情况下模拟大震下结构的性能,其多台联动功能可应用于多种复杂结构的试验,为土建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吕教授指出,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体现了学校在抗震领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党员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应秉持的先锋精神。

参观结束后,吕西林教授在大兴校区图书馆建本报告厅为全体党员教师和师生代表作了一场题为 “工程需求驱动的研究与应用 —— 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 的专题报告。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兄弟高校以及北京建筑大学的近 200 名党员教师和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报告中,吕西林教授回顾了自己从研究生成长为国际顶尖学者的科研历程,分享了他在建筑结构抗震研究领域的宝贵经验。他详细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研究的历史和最新进展,重点围绕 “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评估”“减震隔震新系统”“结构移位与城市更新”“韧性建筑体系” 等领域,分享了工程科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的研究成果。吕教授还详细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在上海浦东机场航站楼、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国家级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展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巨大价值。
在报告过程中,吕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强调了党员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指出,抗震研究不仅是一项科学工作,更是一项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党员教师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科研工作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的抗震事业贡献力量。吕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报告结束后,与会党员教师和师生代表与吕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大家纷纷提问,吕教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通过交流,党员教师们对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学校的抗震研究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最后,李爱群书记代表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为吕西林教授颁发了讲座证书,感谢他为学校师生带来的精彩报告和宝贵经验。李爱群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学院党委加强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学习吕西林教授的先进事迹和科研精神,党员教师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土建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李教授也鼓励全体党员教师以吕教授为榜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土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党员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增强了学院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吕西林教授的科研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