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百米赛,是马拉松。一时跑赢不是最终胜利,不要沉浸在过去成功的喜悦中,凡事向前看,争取更大成功!”
4月16日晚,北科大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党支部的刘永畅副教授如约走进腾讯会议线上课堂,做客本科生系列学术沙龙“导师来了”第四期,为大家带来题为“坚持不懈·勤学不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精彩分享,生动阐释了他的“材料中国梦”。
刘永畅,副教授,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同年加入北京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从事纳米材料与能源化学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在Adv. Mater.、Nano Lett.、Adv. Funct. Mater.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引用4800余次、H因子3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曾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6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五,2019年)、第十七届、十八届全国电化学会议优秀论文(2013、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年)、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
分享伊始,刘永畅老师从强大的国防、先进的科技、发达的城市等都需要材料出发,鼓励同学们,随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材料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要学习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将淳朴的爱国情怀付诸行动,推动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建设材料强国。随后,刘永畅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和相关进展,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建议新一代材料青年要“顶天立地”、勇于创新创造,努力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分享过程中,刘永畅老师生动展示了部分研究成果,一幅幅彰显“材料之美”的照片格外吸引同学们的目光,刘老师谈到,学术科研并不枯燥,每一名材料青年都可以是文艺青年,去发现美丽、创造美丽,以美丽的科研图片概括学术思想、传递研究价值。
在交流环节中,学生们纷纷留言提问。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新材院人才培养和就业发展情况等问题,刘永畅老师谈到,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大牛导师多、奖学金丰厚、研究方向前沿、就业前景广阔,欢迎有志青年加入“战队”、共创辉煌。针对当前电池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情况等问题,刘永畅老师结合社会上主流的汽车电池进行了分析,并谈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活动在关于电池技术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分享交流中,刘永畅老师妙语连珠、干货满满,精彩留言频频跳动,提问学生高手如云,参与师生受益匪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