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与西洞庭湖保护区深化合作共建湿地生态监测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26 01:07:00

2024年12月21日,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在京举行座谈会,双方就深化教学科研合作、共建湿地生态监测平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保护区党委书记钟立琴一行与学院领导班子、专家教师代表共同出席。

会议伊始,学院党委书记对西洞庭湖保护区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她特别提到,近期获批的国家级野外观测站不仅是对北林科研实力的肯定,更体现了双方长期以来富有成效的合作。



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见证者,雷光春教授回顾了合作历程,着重介绍了西洞庭湖保护区在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典型意义。他指出,保护区作为教学科研基地,在场地设施、自然资源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师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了理想平台。同时,他就未来合作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构想。

西洞庭湖保护区党委书记钟立琴在发言中系统总结了双方合作现状。她表示,保护区希望与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并就具体合作事项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针对具体合作领域,科研副院长和教学副院长分别发言。张院长从科研角度提出了合作思路,建议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协作。何院长则就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作建议。



会上,来自湿地生态学教研室和自然保护区学教研室的教师代表们也积极发言。他们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和研究领域,就如何在党建工作和业务领域开展合作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想法。



最后,院长对未来合作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合作:首先,构建完善的产学合作框架体系;其次,将本科实习、科研项目与保护区日常监测工作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共同打造西洞庭湿地监测体系平台。徐院长同时表示,希望双方能够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北林与西洞庭湖保护区的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将在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将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通过此次会议,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将进一步加强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监测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确保合作持续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些举措将为我国湿地生态保护和研究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这次富有成效的座谈会为双方今后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北林与西洞庭湖保护区的合作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我国湿地生态保护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雷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西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与保护学院在京举行座谈会,双方就深化教学科研合作、共建湿地生态监测平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