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赋能】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模式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11 11:51:02

北京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生态工程教研所党支部李慧副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聚焦我国固定污染源管控过程中的实际难题,系统开展了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模式及对策研究。团队首次将“全生命周期”理念系统应用于固定污染源管理,对照管理流程,将其划分为准入许可(事前)、污染控制(事中)和排污管理(事后)三个阶段,创新性地构建了“源-排-治-控-评”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实现了全过程、全要素的精细化管控。研究以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协同为核心,基于武汉市实际数据和基层工作经验,分阶段剖析固定污染源管理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与建议,为提升监管科学性、系统性,推动环境管理数字化转型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构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团队梳理了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主要特征与管控需求,围绕信息采集、实时追踪、治理措施和动态评估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管理工具与策略,建立了分层分级、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明晰各环节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闭环,提升排放管控的精准性。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本课题的系统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环境管理全流程系统思维的理解,也增强了以科技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使命感。”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7月发表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环境保护科学》(覃英华,尹珩,万燕,牛羽,李慧.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模式及对策研究.环境保护科学. 


责任编辑:战金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李慧团队聚焦我国固定污染源管控过程中的实际难题,构建了“源-排-治-控-评”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为针对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