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服务】环境生态系统工程暑期学堂PART A圆满收官:驾驭循环经济,创新可持续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23 17:14:48

2025年7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环境生态系统工程京师全球暑期学堂”PART A课程《驾驭循环经济:技术评估与可持续系统的创新实践》圆满落幕。课程邀请剑桥大学Jonathan Cullen教授、诺丁汉大学Jon McKechnie 教授及谢菲尔德大学孟凡然研究员,分别从系统思维与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估、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工程系统三个维度授课。四天时间里来自全球8个国家、30余所高校的50余名学员齐聚京师,完成了跨学科深度学习之旅。

一、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沉浸

本次课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伊始,Jon McKechnie教授聚焦技术经济分析(TEA)与生命周期分析(LCA),从成本估算到生命周期思维,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案例演示了LCA-TEA协同建模如何实现成本与气候的多目标优化。

1

随后,Jonathan Cullen教授从系统思维切入,解析了循环经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引入全球可更新能源与可持续材料情景建模,模拟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政策实践。

2

实践环节中,学员分组完成绿色氢生产的CCM制造成本分析、光伏系统生命周期GHG排放测算等案例,通过Excel建模与情景模拟,将净现值(NPV)、平准化碳减排成本(LCCA)等工具应用于真实场景,理解“成本—环境”权衡艺术。

二、国际化课堂的思想火花

课堂上,国际化背景的学员围绕核心议题展开多场辩论。在TEALCA协同应用环节,针对“光伏电站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与碳减排效益”,部分学员聚焦TEA中的“敏感性成本”,强调电价波动对经济性的影响;另一部分则基于LCA数据主张优先考量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分歧恰体现课程强调的“成本—环境多目标优化”理念。

暑期学堂PART A课程通过理论授课与实践案例结合,让全球学员深入掌握循环经济领域的系统思维与量化工具。从技术评估到可持续系统建模,从课堂辩论到实操演练,学员不仅收获知识,更在跨文化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火花,为推动全球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战金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环境生态系统工程京师全球暑期学堂”PART A课程圆满落幕。全球8个国家、30余所高校的学员完成了跨学科深度学习之旅。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