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北师大故事 |高超:本于思政教育初心 忠于立德树人使命
2023-03-23 14:05:21

这是一个思政课教师

从“热爱”到“专业”的北师大故事

高超,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第十一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等。出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代中国》《登高望远 砥砺前行》《法治中国案例集》等专著。获评第二届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首届北京市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九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形势与政策”一等奖、第九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等。

近期,北师大思政课教师高超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这不仅是高超的个人荣誉,更是上级对学校思政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01  网络教育名师,也是网络思政

“要发挥学科服务社会的功能,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高超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学生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是网络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何利用网络,设计研发好的网络思政作品是关键。

网络作品要有高度、有深度,还要有温度。有高度就需要有正确的政治站位,有深度就是需要科学准确体现理论的系统性,同时有温度就需要找到贴合不同受众的语言特点和传播要求。“总书记去年给我校优师计划的学生回信,我们都很振奋,我们可以立足京师风范,做一些精品推文。”高超认为有温度的文字需要格外花心思,语言有了温度,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和共鸣。除了网络推文,还可以运用短视频,向同学们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党史和团史的小故事等。

图片

思政教育,同力同行。高超不仅自己致力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工作,还打造了一支理论宣讲的轻骑兵。她常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培育理论宣讲的“种子”,才能扩大科学理论的影响力。她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理论宣讲团,一直承担着为大家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红色蒲公英”作用。对于宣讲团,高超一直有长远的规划和详细的工作方案,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朋辈力量、提升宣讲技能、提高宣讲实效,高超不断创新学习机制,要求宣讲团成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同时重视组织宣讲团成员开展实地考察,近年来带领宣讲团的学生们赴西柏坡、上海、江西南昌等地感受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体会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对于集体备课制度,高超也是跟进到底,认为集体备课制度是提高宣讲团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超讲到宣讲团时非常地自豪,她说过去一年宣讲团讲了170多场,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图片

高超认为,扎实的学生团队基础,是她勇往直前的重要力量

02  全心投入、终身学习从“热爱”到“专业”

高超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仅源于她的“育人初心”,更是离不开她踔厉奋发的工作态度和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

“我愿意始终饱有热爱,这是支撑我做这么长时间学生工作的重要原因,工作需要全情的投入。”高超时常告诉学生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所有的工作都会开花结果,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对态度和能力的体现。即使一封最简单的邮件,从称呼、正文、落款到格式、错别字,都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人都是在干事中磨练成长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图片

图片


为了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高超不断创新交流形式。她开玩笑地说,“也许离心最近的地方是胃”,在学院办公室请学生们吃饭谈心,和学生一起办下午茶,都是一种交流方式的探索。高超在真正与学生交流这件事情上花了很多心思,“只有交流才能‘看到’,才能‘走近’,才能‘有的放矢’”。这也是高超对学生工作要全心全意“拥抱”的有力实践。


了解是基础,引领学生成长才是关键。本硕博十年一直专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让高超积累了丰富和扎实的思政理论知识,她希望用专业的知识指导学生工作,让学生工作更加专业化。近几年,她围绕学生思政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致力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就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成才标准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为工作的科学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方法更应体现时代性。”在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要用数字技术赋能学生思政工作。伴随着新技术媒介的兴起,高超将目光放在了如何利用网络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政育人的作用上。聚焦二十大,是当前网络思政的重中之重,围绕二十大精神开展理论宣讲、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录制学生们喜爱的党史团史小课堂、推出生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网络推文、打造“杏坛青苗”网络工程等等,高超认为,未来的一年,是网络思政行程“紧锣密鼓”的一年。“网络思政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思政工作者,要不断汲取时代的新养分,工作方式要与时代接轨。”


03  从“姐姐”到“老师”永远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灯

战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日常思政工作第一线已十余年,高超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倾注了不少心血,投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对这份工作有信念感,愿意去做这份工作,并且希望思政工作可以做到学生心里,真正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结合点。”若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一潭水。教育是一份用一生追求的事业,需要不停地充实自我,才能更好地滋养他人。

十余年的一线工作,高超始终坚持以“家人”的情感对待每一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起到实效,必须知道学生真正的关切是什么。”她办公室大门始终向学生敞开,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及时解答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学生们也早以习惯她的工作方式,只要有问题困惑会主动到办公室咨询、沟通。能比较从容淡定地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也来自于她对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升。刚工作时,她带学生一起社会实践、研讨问题、一起吃住,积累了一些对学生工作的感性认识。近几年,她慢慢将这些认识及时凝练总结为经验,作为一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以便于更有预见性和谋划性的开展学生工作。

图片

细致、耐心、专业、仁爱,这些让高超成功赢得了年轻学生们的心。“很多学生毕业后会回来看我”,高超带着一点小得意,开心地分享道,“我更自豪的是,他们中很多人都成长为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骨干了。” 看着学生们的进步,高超认为这是学生对她的偏爱,对她的育人工作给予了更大的激励。


04  争做一名有情怀的新时代优秀思政工作者


“我哪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只是不断地学习、反思,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再解决它而已。”高超在被询问成功之道时这样回答。对于年轻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她认为练就本领是根本,“强其自身才能成他人之才,每个人都要练就一身本领,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思政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政工作资源和平台,年轻老师们可以拧成一股绳,共同探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效路径,将大思政工作共同做好。

“讲好思政课道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争做一名有情怀的新时代优秀思政工作者是我的奋斗目标。”高超用实际行动努力着。学校即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回顾学校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结合自己的发展规划,高超想和老师们共享,“我们恰逢其时,使命光荣。让我们一起在师大宽广的胸怀里,发挥好个人力量,为这份育人的事业倾注一生的热爱!”


采写:韩智颖、王娟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