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北师大教授萧放荣获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称号!
2023-05-25 08:15:33



5月10日

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公布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荣获该称号

祝贺萧放教授!


图片

点击链接查看获奖名单


图片

揭晓词

图片
图片

怀一片真情,以笔为犁

他是日夜耕耘在非遗土地上的播种者

捧一颗真心,薪火相传

他是朝夕相伴在民俗文化边的守护人

人物介绍

图片

萧放,1960年11月生,汉族,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社会学学位分会主席,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第八、第九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萧放在岁时节日、传统礼仪等研究领域著述颇丰,致力于深入挖掘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内涵、价值和功能,以北师大为平台举办非遗民俗类专题讲座研讨,以学术研究推动非遗保护体系健全发展。

图片

萧放:始于情怀,忠于情怀

他先后主持承担与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辽金元民俗文献史与数字化管理系统》等1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经验》《中国历史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论纲》《年节礼俗的复兴与传承》等学术论文200篇。在《人民日报》等著名报刊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国民俗史》等学术著作18部,编著6部,古籍整理5部。参与《民俗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等教材编写。

先后获中国文联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


图片

点击图片,了解奖项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至今已连续举办6年。

活动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经过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的严格评议,综合网友投票,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提名候选人,涵盖非遗传承人,策展人、企业家、艺术家,管理者,研究者、媒体人、传播者、教育者四大类别,并最终产生十位能代表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发展成绩的标志性人物。

一年一度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已成为非遗界的一件盛事,受到全社会关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是非遗传承者、研究者、管理者和传播者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目标。通过“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讲述广大非遗人坚守和探索的故事,促进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和热爱,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推动非遗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