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信仰之光生生不息!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庆华诞 学党史”主题晚会

2021-06-25 17:37:04

6月24日,信仰之光——北京师范大学“庆华诞 学党史”主题晚会在北京校区邱季端体育馆举行,晚会在珠海园区设分会场,京珠两地师生共学党史,共庆党的百年华诞。

晚会由六个篇章组成,主体部分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篇章主题,将百年党史与红色校史有机融合,打造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1.jpg

5.png

信仰之光序 

百年前,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它就像一道光,点亮前方的路。百年征程,革命战场上的炮火、找寻真理的灯火、英雄化作的点点星光,这些光芒不断汇聚。信仰之光,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8.jpg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史明理 

北师大是当之无愧的“红色师范”。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全国最早的基层组织之一,这里走出了中共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走出了许多彪炳史册的革命志士。

10.jpg

音乐剧《天下兴亡》通过对李大钊、缪伯英的再现演绎,带领大家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随着《妈妈教我一支歌》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唱起“妈妈教我一支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串联起对英雄母亲江姐、赵一曼和杨开慧绝笔信的演绎。

“我们把未来的希望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记住自己的使命,去建设人民的新国家!”

13.jpg

三封入党申请书展现信念之源 学史增信 

《长征日记》《长征组歌》中,珠海校区与北京校区两地演绎,重现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节目《黄河》以“生命之河,英雄之河,精神之河”立意,反映黄河儿女誓死抵御外侵的民族精神。

15.jpg

三封入党申请书串起了第二篇章。《长征日记》中,一名红军小战士的入党申请书和北师大2020级武汉学生的入党申请书相呼应。该节目取材于北师大学生的真实故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母和全国驰援武汉的感召力让这位同学在返校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家冼星海用了6天6夜写成了乐曲,演出的第四天,他就提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一个个取材于历史与现实的鲜活故事,再一次说明了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 学史崇德 

第三篇章以冰心的诗作开场。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繁星春水》的演员从观众席出现,点点星光汇聚在舞台中央,增强参与感的同时,反映出师大学子崇德之心。

今年87岁的黄会林先生和陶玉玲先生,用诗朗诵配合影像的方式回忆过去,向《繁星春水》中演出的孩子们讲述曾经的故事。“那些战友们牺牲在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的今日?”“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军人,现在我87岁了,我还是一个兵!”

21.jpg

全体演员合唱《英雄赞歌》和《在灿烂阳光下》两首歌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战火硝烟中共赴国难,在和平年代无私奉献,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讲述一堂生动的党课学史力行

第四篇章里,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老师和学生宣讲团一起,用情景讲述的方式在舞台上重现党史思政课,“志远计划”师范生、“启航计划”毕业生讲出了他们的心声。

24.jpg

嘉兴、长沙、遵义等地的北师大附校师生集结在当地的地标前面,共同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

在建党百年之际,建校1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离退休教师合唱团的爷爷奶奶和学生们同唱《少年》,无论岁月悠长变幻,永葆奋斗的激情,永远是少年。

再赴征程尾声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跟随红旗颂的旋律,演员、旗阵、国护队再次集结,观众参与传递党旗,共同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永远跟着共产党,风雨无阻、砥砺前行。

27.jpg

28.jpg

29.jpg

台前幕后

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总导演:肖向荣

30.jpg

为什么会将此次晚会取名为《信仰之光》?

这台晚会实际上是学党史、庆华诞,是一个主题活动,为什么要强调信仰之光?这是因为百年前,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它就是像一道光一样,一路走来你会发觉,不论是革命战场上的炮火,还有是找寻真理的灯火,包括我们看见的英雄牺牲以后化为了星光,这种都是光芒。这种照耀和召唤、指引和带领,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晚会传递给大家的。所以我们让光芒包围着舞台,整个晚会的基调是昂扬的,但是整个审美视觉体系又是质朴的,不是强调炫技的,所以今年的晚会就做到了简化、质朴,回到最本真的内容上。

您在节目编排创作方面有哪些考量?

从三个点来讲,获得感、认同感,还有创新度。

第一,观看这场晚会的人们会从晚会中间获得什么?老师和学生如果仅仅是听到了歌,看到了舞蹈,所有的晚会都有这种功能。

第二,认同感在哪里?通过这台晚会能否让师大人在与党同行的这100年里获得认同感,起到真正的认知和教育的功能,是晚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第三,创新度。我们把这场晚会概括成一堂生动的党课,生动从何而来,就是要加入很多的兴趣性的元素,要体现我们的创新和创意。

这次我们做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设计,一是本次晚会没有主持人,主题思想、节目串联靠戏剧性结构、篇章主题来完成。二是整个晚会中音乐的大主题要统一,大的主题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这个音乐的旋律在很多篇章中间都会出现,我们对它进行了重新的创作和编曲;三是浸入式表演,晚会以讲述人来带动我们进入历史,进入到史实中,通过讲述,传递感情、带来思考,带出晚会的节目和设计。四是写实与写意影像的结合,我们从一些纪录片纪实的影像找到了一些真实的史料,在银幕上重温百年的历史,在艺术的歌声和舞蹈的身段里面,来感受到信仰带给我们的力量。

副总导演、总撰稿:杨乘虎

31.jpg

这场晚会有哪些亮点?

第一是信仰。比如第二个篇章,我们选择了入党申请书来体现和平年代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和在革命年代长征途中的战士的选择,这是一种隔空对话、一种呼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那一代人的长征是为了胜利付出生命,今天人们的长征是为了繁荣、为了富强、为了美好的未来。每一代年轻人都应该敢于肩负起使命,勇敢地坚定自己的信仰。

第二是深厚的感情。先烈们、英雄们都是活生生的人,血肉饱满,我们要放大他们的情感。第一篇章学史明理,我们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里的塑像,不仅讲到了我们北师大在历史上的贡献、红色师范的基因,还用了三封烈士写给自己孩子的绝笔信。她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前没有屈服;面对孩子时的那种深情和对孩子讲自己是为国家牺牲的,希望孩子能够为了未来而斗争的话语,这些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感情。我认为信仰、奋斗与奉献,这都包含着炽热的感情色彩,我们在节目中需要表达出来。

另外这次晚会让天南海北师大人更加凝聚。以往我们的文艺创作仅限于北京校区,现在珠海校区,还有师大在全国的附属学校也参与到了节目中。

准备晚会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刚刚在现场,我听见一个学生说最近脑海中循环的歌曲是《英雄赞歌》,不完全是现在的流行歌曲,而且觉得这首歌还挺好听。这说明他走进史料,走进了师大的历史,走进了共产党的历史。很多学生说听了歌曲、看了彩排觉得很受鼓舞,我觉得有这样的一种很质朴的情感,这场晚会他就实现了基本功能。

音乐总监:胡帅

32.jpg

晚会的原创性如何体现?

我们选择百年以来一些与党相关的经典音乐作品进行老歌新编,希望把这些百年历史中记忆点非常深刻的旋律传达给当下的老师和学生们。整个晚会85%以上都是我们重新编曲的,所以这些乐曲会有一种我们师大特色、时代的特色,这是我们的一部分创作。

还有我们把信仰之光的这样的一个主题定位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的一首歌曲当中,这个主题始终贯穿我们的整个晚会的始终。我们前面也会有很多的舞台行为,比如说舞蹈,有我们体育学院、艺术学院以及其他学院的同学共同参与,结合不同学院学生的特点,在舞台的表现力上也会有一些更多的设计,那么和音乐结合起来音乐的变化就比较多了。

另外,在舞台上既有我们比较传统的管弦乐,又有我们比较当代化的电子音乐在其中融合,这里面还包括《黄河》这样的节目,我们北京校区音乐系的老师和珠海校区的老师会一起合作,用技术展示“一体两翼”的融合,将两边的声音展示到同一个节目里边,也产生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效果。

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我们把作品、曲谱都完成了以后,学生们进行演绎。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这种创作叫做二度创作。每一次发声、每一句演奏,他们都会融入个人的情感,不停留于表面,他们也有作为当代大学生,对百年党史的一种认识。

同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我个人对经典的音乐、对党的历史又进行了一个温习。这对我之后的创作也是一次充电。那么多优秀的作曲家、词作家,他们为党、为国家、为民族创作了那么多经典的作品,也鞭策着我未来的音乐创作。

戏剧指导:拓璐

33.jpg

戏剧的创作过程中和学生有怎样的互动?

学生们会参与到创作的讨论当中,会问这一段是为什么你这么写,这一段的语气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说《长征日记》里,小战士过雪山说“雪山冷,不知道什么时候腿就动不了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这段话。

刚开始小战士的处理方式是非常煽情的,我跟他交流感受,我说其实对于长征的战士来说,每天都在跟生死搏斗,他不会那么情绪激昂地跟你说雪山有多冷,他说的内容非常惊心动魄,但是表达的情绪是很平静的。创作和演绎过后,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如果那个时候没有希望、理想、信仰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来支撑,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肉体是没有办法度过那些困难的。

台本的创作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要想触摸历史其实不太容易,比如说要塑造李大钊先生,我们翻阅了先生很多重要的文章,要把文章的精神提炼出来放到创作当中。想要准确地传达信息,就必须准确地掌握信息,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否则营造的历史氛围感就会被破掉。从我们创作角度上来讲,一方面是艺术创意,另一方面是脚踏实地的了解党的历史。

这首歌我唱了一辈子”

郑新生老师已是耄耋之年,有着65年党龄的他是离退休合唱团的一员,参与到了七一晚会的合唱表演之中。从1955年考入北师大,郑新生已经在北师大度过了60余年,对师大及周围的变化都如数家珍。合唱曲目里有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被问到练唱这首歌有多久的时候,他说:这首歌我唱了一辈子。”

39.jpg

两位来自舞蹈系的男生刚刚彩排完节目《黄河》,坐在台下休息并讨论着刚刚彩排的细节。虽然苦于一遍又一遍的排练,但疲惫之余更收获了众多感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间的高潮部分,当大家都看着国旗时,我的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之前流过的汗,吃过的苦,在这一瞬间都被感动替代。”

陆双是体育与运动学院体育教学专业的研究生,她在学院群中看到征集演员的消息后,便立即报了名。能够参加学校的庆祝建党百年晚会,我觉得特别荣幸。”她参与的是《信仰之光》中的旗阵部分,在她看来,演出的难点并不在于挥旗动作的掌握,而是团队合作,为了保证动作的整齐划一,大家需要一遍遍地互相磨合、练习,这个过程也体现了我们体育人的坚持。”

国护队此次承担的是序章和尾声部分的节目,在结束了一个半小时的排练后,张译文正坐在椅子上休息。尽管体育馆内开了空调,她的衬衫还是湿透了。国护队的服装是长袖,厚实贴身,从舞台上下来后,不少队员的脸上都在滴汗。除了吃饭时间,她们得穿着这身衣服一直到晚上九点联排结束。我们的正式训练从16日开始一直到晚会当天,几乎每天都有超过两小时的训练”。在临近晚会的这两天,国护队朝九晚九,几乎一整天都需要在邱季端体育馆内进行排练。

43.jpg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小朋友们吃完午饭后就立马乘坐大巴车参与联排。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遍又一遍修改细节,孩子们站在台上两个多小时,却没有感到困倦。你们累不累呀?”“不累!就是得补作业!”休息期间,孩子们都在认真学习。五年级的汪士暄正在椅子上抄写英语单词,不远处,初一年级的燕然也在椅子上写试卷,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准备。燕然说,他们从六月初就开始准备节目,利用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进行排练,能来参加晚会,觉得特别开心。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熊晓琳老师在本次七一晚会现场给京珠两地的北师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我们这个节目是想要体现咱们师大人是怎么‘力行’的。因为学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史,不是学完了就结束了,是为了把它化为行动;对北师大人来说,这行动就是投身教育强国。”在熊晓琳老师看来,七一晚会既是北师大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献礼,同时也是北师大人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宣告,在缅怀过去的同时更有信心迈着更加坚定的步伐面向未来。

此次晚会当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小演员。陈星合是北师大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与自己的妈妈陈欢老师一同进行情景讲述。陈欢老师是北师大二附中的教师,“当时说要找一对母子出演,就正好找到了我们,我们俩经常还会在家排练,每天他写完作业就会排练几遍”。在台上,星合用他稚嫩却铿锵有力的童音,与妈妈一同演绎着这段难忘的历史故事。“纪念碑上雕刻的那些人物和事件,其实就是想让我们永远都记住它,并且永远传承下去。”在陈老师看来,此次晚会对星合而言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课外学习,他能够从中亲身体会,又加上音乐歌舞融合在一起表演,让他对很多历史人物都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头图.jpg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信仰之光生生不息

红色师范薪火相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6月24日,信仰之光——北师大“庆华诞 学党史”主题晚会在邱季端体育场内成功举行,京、珠两地师生共学党史,共庆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