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2020级硕士第八党支部在英东楼129教室开展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聆听扶贫故事,坚定信念理想”,特邀支部理论导师、教育经济研究所成刚老师及班主任廖伟老师莅临指导。本次活动由党支部书记王君瑞主持,支部第二党小组成员李东兴同学主讲,共有19名党员和15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为观看《2020我们的扶贫故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支部成员个人故事分享以及通过书写感悟等多种形式分享学习交流。
图1 2020级硕士第八党支部召开主题党日活动
第一个环节,由李东兴同志带领大家共同阅读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通过几组鲜明的数据,支部成员深入了解了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扶贫攻坚工作的完成意义非凡,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党与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中国的扶贫事业也为全球脱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2 叶秀同志展示扶贫过程中的相关证件
理论学习结束后,进入第二个环节“支部代表谈扶贫故事”。叶秀同志分享了她作为“脱贫攻坚”的被帮扶者所亲身经历的扶贫故事。“如果没有国家一系列的贫困帮扶和助学政策,我是不可能上大学的。”叶秀同志在分享中动情地说道。作为贫困县的贫困山村的五保户家庭,叶秀自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所幸在2013年底,国家为了使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确保国家、民政救灾救济顺利实施,在全国乡镇开展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政策。叶秀同志便为大家介绍了“建档立卡”的具体流程和结对帮扶的相关政策,例如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尤其是从上学以来,她曾接受过的义务教育寄宿补助、贫困大学生补助、生源地贷款等,都是帮助她得以站在这里为我们分享故事的最大支持。“祖国对贫困户的扶持帮助得以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寒门子弟也能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改变家族世代贫困的命运,所以,我非常感恩能降生在伟大的中国,成为一个中国人是我最大的骄傲。”谈及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温暖,叶秀同志不禁落下泪水,全场支部成员也深受感动,教室里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支部成员们纷纷表示,叶秀同志的切身经历让他们感受到扶贫工作的成功给无数家庭带去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家被叶秀同志的坚韧感动,也更深入具体地了解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
图3 支部理论导师成刚老师发言
随后,支部成员们共同观看了《2020我们的扶贫故事》之《茶林故事》和《外国人看中国的易地搬迁》两则宣传片,了解扶贫是需要缺什么就补什么。比如《茶林故事》的主人公愿意奋斗,但是没技术、没资金,这就需要资金帮助。还有地区的贫困是交通闭塞、环境恶劣造成的,就需要易地搬迁。有外国人采访负责搬迁的扶贫干部,了解到易地搬迁的不易,并介绍了外网不少惊叹中国扶贫力度的言论。通过国外视角聚焦中国的扶贫工作的进展,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力量。
在交流讨论环节,班主任廖伟老师在发言中提到:“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来源于我们党的制度基因——民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党是时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支部理论导师、教育经济研究所成刚老师则从自己研究的专业出发,鼓励大家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经济扶贫是外显的工作,而教育扶贫却是长期的投资。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的教育硕士,我们未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祖国,这也是北师大人应该坚守的理想信念。
支部成员们也感触良多,纷纷在共享文档中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如朱立莉同志说:“叶秀的故事让她屡次落泪,这些带有伤痛记忆的回忆,让我们感受到扶贫攻坚的真正意义。”沈绮娴同志说:“脱贫攻坚的背后关联着无数活生生的人,无数家庭的命运与未来。”
图4 支部成员交流分享感受
同学们互相分享交流感受以后,李东兴同志总结了今日的党日活动,她提出扶贫从来不是一句空口号,我们要深刻把握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将脱贫攻坚精神转化为担当新使命、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同时,我们作为教育学部的硕士生,可以利用“教育”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传播教育理念和知识。
图5 2020级硕士第八党支部合影
撰稿/李贾雪铭、王君瑞
摄影/李贾雪铭
2020级硕士第八党支部
2021年4月28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