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绳儿迎端午,挥扇共舞沂蒙情

2021-03-05 18:15:51

    5月23日下午,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联合学院南路32号社区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的红色“1+1”共建活动。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院学生党员的专业特长,党员们围绕本期活动的两个主题“传统舞蹈”和“端午五彩绳”,对社区人员进行耐心教授,一起陶冶情操,回味传统。
共建活动以编端午五彩绳拉开序幕。端午节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成为毒月,端午节栓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五彩绳的五种颜色不许是青、白、红、黑和黄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佩戴时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研究生赵芳菲、程思敏两位同学在对如何编五彩绳做了简单说明后,社区的阿姨们便忙活开了。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五彩绳便编好了。一串串五彩绳在阳光下显得分外精致。

之后,社区的舞蹈队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展示了一支别样的充满着爱国情怀的舞蹈《中国情》,获得了北师大学子的热烈掌声。

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研究生李澈、张雪琛也向社区舞蹈队员们教受了另一支富有红色动人故事的单扇舞蹈《沂蒙情》。沂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在教受《沂蒙情》舞蹈的过程中,伴随着优美深情的旋律,每一位在场的人员仿佛被带回了那个战争年代,大家一起缅怀那红色的光辉的峥嵘岁月。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党员们和社区人员们一起举着党旗合影留念。

中华传统习俗与文化博大精深,一方面本次活动通过现场教授系“五彩绳”的方法及讲解习俗的由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民俗情怀,让传统习俗文化深深扎根于社区居民心中;另一方面传统民族舞蹈进社区,有利于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舞蹈素养与生活情致,使得社区居民的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中华传统节日习俗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紧紧相连,传播中华传统习俗与文化是时代需要和使命所在。

               图:邵宗艺
               文:周佳铭 卢文清 肖雨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联合学院南路32号社区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的红色。端午五彩绳。
    }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