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实干护航:制药工程系支部委员深入企业一线,全力保障实践育人工程
在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制药人才培养的进程中,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早已成为学生对接产业前沿、锤炼实战能力的核心一环。然而,实习过程中种种不确定性如专业匹配度、岗位安全、校企沟通、学生心理问题等,都可能成为横亘在学子成长路上的阻碍。为此,制药工程系支部旗帜鲜明地将党员力量推向实践前沿阵地。在实习启动前,制药工程系支部委员调研企业状况,密集走访了区域龙头药企、CDMO标杆公司以及创新型生物科技实验室等30余家单位,他们与人力资源部门与生产研发一线主管座谈,细致摸排年度用人计划、岗位技术需求变化及对实习生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同时,支部内部建立学生实习意向动态数据库,通过问卷、班会、一对一谈心,精准掌握学生的发展志趣与技能短板。通过双向信息的深度碰撞,支部成功构建起“企业需求清单”与“学生供给清单”,并据此进行精细化匹配。正是这种“未雨绸缪”的精准对接,使本年度实习岗位匹配度显著提升,学生满意度与企业接收意愿创下新高。制药工程系党支部深知实习并非简单的岗位安置,精准匹配学生成长需求与企业实际资源,是实现育人实效的关键前提。因此,通过主动靠前服务,以扎实行动为制药工程和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全程“保驾护航”,在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筑起坚强堡垒,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内涵。
制药工程系支委分别于2025年7月31日,以及2025年8月4日先后深入基因启明、三元基因、希济生物等多家长期合作的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实习交流。
在基因启明,支部副书记居瑞军介绍了制药工程系的整体的情况。他表示,支部委员深入一线的价值,远不止于解决当下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支部委员可以收集来自产业最前沿的反馈,这些宝贵的一手信息能够被迅速转化为推动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的动力源。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可以积极搭建“实习-就业-发展”的贯通平台,组织企业导师讲座,深入 “订单式”培养,可以显著提升实习向就业的转化率。北京基因启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事总监赵艳表示,感谢制药工程系支委和老师们的辛勤勤付出,为实习工作的顺利、高效、安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温暖护航,公司坚信,在党建引领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与基因启明的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共同为培养引领中国制药未来的制药工程师、为守护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三元基因,支部委员贾兆君首先介绍了制药工程系实习学生的情况,她表示,实习是制药工程系人才培养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熔炉,是校园学子蜕变为行业新锐的桥梁,更是我们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试金石。确保实习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有收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晓萍表示,人才是产业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基石。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正是我们践行行业责任、共育未来栋梁的重要战略。而毕业实习,作为连接校园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实效,关系到产业未来的竞争力。公司特别感谢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委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作风,深入生产研发一线,为实习工作的顺利、高效、安全开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在希济生物,支部委员王敏首先对今年在公司实习的22名大四学生介绍了实习的相关注意事项,特别是对生产和实习安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强调。他表示,特别感谢希济和艺妙公司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关于学生培养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给制药工程系大四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毕业实习是迈向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直接关系到制药工程系培养的制药工程师能否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始终将保障实习顺利开展、护航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制药工程系践行育人初心、服务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希济生物总经理崔琳表示,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高质量的实习实践,是将校园智慧转化为产业动能的关键熔炉。公司高度重视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的合作,并欣喜地看到,这种合作因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委员的深度融入与全程护航而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从以往的实习过程,公司见证了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委员们真正“沉下来、扎进去”的工作作风。

制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温振国对支委深入企业一线工作深有感触:“支部委员沉下去,实习质量才能提上来。这不仅是管理服务的延伸,更是党建融入中心工作、践行育人使命的必然要求。党员骨干在企业一线与学生并肩,解决的既是具体困难,传递的更是组织的关怀与力量,夯实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基。”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委员们将组织生活延伸到企业的生产线,将先锋作用发挥在实习育人的最前沿。他们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守护成长,不仅成为学生实习旅程中最可信赖的依靠,更在产教融合的深水区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业务协同的特色育人路径。这份扎根一线的实干与担当,筑牢了实践育人的根基,也为培养心怀家国、本领过硬的新时代制药英才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未来,这支红色护航队将继续深化实践,让党旗在服务学生成长、推动制药事业发展的征程上始终高高飘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