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贾作光先生系列活动——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党支部主题教育

2023-05-19 00:38:53 中国舞总支 教师党支部


2023年是人民舞蹈家贾作光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先生对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其崇高风范、高尚品格和可贵精神,同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校庆70周年的重要开端,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于近期举办贾作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召开座谈会和经典作品集合演出等,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参与学习。

4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舞蹈家协会、北京舞蹈学院共同承办的纪念贾作光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代表着党和国家对贾作光先生扎根人民、为人民而舞的艺术人生给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代表学院发言。

4月19日上午,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纪念贾作光先生座谈会,曾与贾作光先生共事的老专家、老领导和艺术家代表们以及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贾作光先生其人其事,以此激励和引导一代代北舞人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座谈会还特别邀请市委第十七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倪赛力同志、组员门薇同志莅临指导。

1

嘉宾发言摘要


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名誉院长陈维亚


在我的艺术道路上,贾老师曾在三个重要节点给我关怀鼓励和鞭策,按“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标准,贾老师于我而言是良师也是益友。1985年我的处女作《矿工与阳光》获奖时,贾老师赠言“生活永远是创作之母”成为我的座右铭;2000年《大梦敦煌》首演后,贾老师及时点拨,帮助我发现问题打磨作品;2004年“陈维亚舞蹈艺术研讨会”召开时,贾老师将亲笔题写的“飞舞天涯”四个字赠予我。贾老师作为艺术大师,包容了晚辈在创作和成长过程中的局限与不足,他的艺术精神将成为每一位舞蹈人贯穿艺术道路始终践行的使命。


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原主席、著名舞蹈艺术家斯琴塔日哈


我与贾老师相识于内蒙古歌舞团,他初到内蒙时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硬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努力适应当地生活,尝试一切办法与人民群众接近、向人民群众学习,为找到民族舞蹈的“根”付出了巨大心血。他兼容并包、善于融会贯通为其所用,在艺术创作上大胆创新,创作被人民广为认可的舞蹈作品。我代表内蒙舞蹈界深深缅怀和纪念贾老师,他留给舞蹈界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学习。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原学术委员会委员肖苏华


贾作光老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舞蹈表演艺术家,也是最伟大的民间舞编导大师。在我还是学生时,贾老师不厌其烦耐心传授,关心关爱我成长成才;在我作为编导时,贾作光老师及时点拨,鼓励我创作有代表性的作品。贾作光老师身体力行,热爱舞蹈、无私奉献,在他的心目中舞蹈就是生命、要用舞蹈服务人民,他用全部心血去践行这一使命,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原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国宾


我在学院领导岗位时与贾老师相识相交十几个春秋,他为学院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鲜为人知。学院50周年校庆时,贾作光先生为舞院代言,争取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院基础建设的关注和投入。他把满腔热情献给舞蹈艺术和“舞蹈家摇篮”这所校园,但不计名利,从未向学院提过个人要求。贾作光先生塑像立于校园内,代表着学院文化艺术精神的追求和传承,他永远是舞蹈人心中“艺妙为师、德厚为率”的“大先生”。


原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续


文革结束后,贾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要排练一个节目,叫做《奔走相告》,我连夜坐车赶到内蒙住在贾老师家里,他亲自为我铺床、做饭,在简陋的篮球场上带着我排练。贾老师的心中充满了爱,他把伟大的爱献给了舞蹈、献给了同行、献给了后辈,每一个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点滴之间的大爱,这种爱在舞蹈界生根发芽,在为人民而舞之中结出硕果。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原学术委员会委员袁禾


袁禾教授以《艺精为师德高为范的草原之子》为题发言,指出贾作光先生乃蒙古族舞蹈艺术之鼻祖,是集舞蹈创作、表演、教育、理论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家,所恪守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而舞”的艺术准则体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他的一生是艺精德高的一生,对蒙古族民间舞所形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构建蒙古族舞蹈基本语汇和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教学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景仰和怀念。


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度(本支部党员教师)


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庆祝晚会上,我第一次见到贾老师表演《牧民见到毛主席》,那时我刚18岁,从此与贾老师结下师生情谊。他九十岁寿辰时提笔写下的“舞我中华”四个大字,今天仍然挂在民间舞系的墙上。贾老师用坎坷而光辉的实践探索证明了社会主义文艺道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人民而舞、为现实而舞、为民族而舞是他一生的信仰和追求。他如火一般的热情照佛着一代代舞蹈人身体力行的艺术追求,并将指引着中国舞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尹佩芳


1948年初我在哈尔滨与贾作光结识,在排练时我们总能看到他笑容,即便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也心怀希望、毫无怨言。贾老师用舞蹈作为他的交流语言,永远带给人欢乐。一次会议上请他讲话,他围着桌子跳了一圈就当是发言了。贾老师的乐观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他一生付出,不求回报,是真正人民的、革命的艺术家。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原学术委员会委员潘志涛

(本支部退休老党员教师)


贾老师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舞蹈,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楷模形象。他编创的《鄂尔多斯》等经典作品让后代们不断成长,我们要向他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一意热爱舞蹈事业。


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时任党委常委、副院长)主持座谈会


党委副书记刘岚传达上级领导讲话精神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2021级学生

现场表演《鄂尔多斯》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山翀


贾作光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大量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形成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于晚年将多年创作经验总结融于笔端,为舞蹈理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艺术和艺术家必须和人们站在一起,这是老一辈舞蹈艺术家对舞蹈的孜孜追求和不断探索中的经验总结。新时代社会主义舞蹈文艺事业的接力棒交到了吾辈手中,我们缅怀先生的同时感悟先生扎根人民的艺术情怀,礼敬先贤,缅怀先辈,在守正创新中延续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在崇德尚艺中承担起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历史使命。


广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邢多里


我与贾作光老师相识是1975年,第一次看到他在食堂跳舞,被他的自信和投入所吸引,后来成为贾老师的学生。一次机会跟随他去参加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电影,他是舞蹈编导,我作为他助理。作品讲述内蒙古边境战争题材,里面有达斡尔族的舞蹈,贾老师就带我去牧区体验生活学习达斡尔族舞蹈,令我惊讶的是贾老师可以用当地语言跟牧民交流且非常自然地融入其中,让我深刻感受到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的真正艺术家。先生对舞蹈的忘我精神,以坚定的艺术初心、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引领吾辈一生追随。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姜铁红


我的父亲跳过《鄂尔多斯》,我也会跳,将来我的孩子也会学习这支舞。贾作光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曾说过:“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需要人民,人民需要艺术”。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飞翔、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视线的细腻表达都流露着对舞台、对舞蹈、对艺术的深切热爱。他用时代精神唤醒民族自信,把中国民族民间舞面向大众,推向世界。他把一生献给了舞蹈,在舞台上舞绘出了一道天地之间彩虹之桥,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舞蹈作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对舞蹈的审美和对生活的挚爱。 


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编审)张萍


我毕业后到舞协工作,当时贾作光老师是中国舞协副主席,也是协会一报一刊的重要作者,粗略统计贾老师文章应该有150余篇,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跨越了近70年时间,见证了贾老师在艺术实践方面的思考,涵盖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各个领域,连接了现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他的一生既是艺术的人生,更是学术的人生。我们学习贾先生的崇高精神,对中华文化立场、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守中不忘初心,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师、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是我们对贾作光先生最好的纪念。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著名舞蹈艺术家哈斯敖登


1998年,我表演的独舞《乳香飘》参加了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贾作光老师给予我指导,我才知道蒙古族舞蹈的抖肩核心发力点的准确位置,贾老师点滴的指导与悉心培育伴我成长。如今我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任教,对每一届学生我一定会教《鄂尔多斯舞》,我想让青年学子们、新时代舞者们知道蒙古族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深入了解这位舞蹈大师一生的艺术经历和辉煌。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发扬和传承贾老师的崇高精神和创作理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更多的德艺双馨的舞蹈艺术人才而努力奋斗。


创意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云峰


贾作光老师常说:“我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要为人民而舞”。他主持创建了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编导系,招收首届编导专科班,亲自任教。编导学科是在他的推动下正式建立,才有了今天的殷殷硕果。今天的舞蹈创作和教学中,我们时刻牢记贾老师所强调的在表达作品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鲜明,立足于以民族的形式去完成表达感情的任务。近年来,学院在践行民族化创作的道路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和中华美学精神,时刻秉持着贾老师珍贵的精神遗产,用艺术表达爱党爱国的情怀。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授周萍


贾作光先生是一位心怀民族大爱、充满激情与诗意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富有生命热情,弘扬真善美,践行艺术为国家、艺术为人民的信念。矢志不渝的探索、研究、创新,以鲜明的人民性、前瞻性引领着新中国舞蹈艺术的时代发展。贾先生将舞蹈创作扎根民族土壤的最深处,用舞蹈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为新中国舞蹈事业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财富。我们要努力践行先生“以舞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致力于中国舞蹈表演与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舞蹈人才,在中国民族舞蹈复兴路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苏雪冰(本支部教师)


我在15岁那年有幸成为贾老师的学生,在回忆与贾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授课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耐心指导,60多岁的贾老师亲自为我做示范,“下板腰”“碎抖肩”,无以言表的尊敬、感恩与想念之情涌上心头。贾老师作为人民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在他身上感受到的“以舞服人、以德传人、以舞传人”的精神值得文艺工作者敬佩与学习。我们应继承并不断发扬贾作光先生为人民而舞的精神,坚定艺术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为中国舞蹈事业发展、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党总支书记胡淮北(本支部教师)


以贾作光先生为代表的一代代先贤留下丰厚精神财富,我们要有攀得高峰的决心,在中国文化里融会贯通,用自身的舞蹈讲述中国的故事,引领舞蹈艺术发展。全面做好贾作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领悟贾作光先生艺术思想人民性的价值内涵,深刻理解“为人民而舞”的人民至上本质,始终抱有守正创新的热忱之心,传承先生的坚定之心,并将其转化为办学精神的坚定之心,将“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作为北京舞蹈学院新时代的精神引领。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作总结讲话(本支部教师)


巴图书记表示,学院党委启动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从多个层面、在不同范围、以多种形式缅怀贾作光先生“为人民而舞”的一生。在国家层面,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的楷模,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文艺路线,将个人的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他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卓越的品格风范树立了舞蹈家的标杆,其为中国舞蹈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在学院层面,先生是前辈、是师长,是舞蹈界同行永远仰望和追随的“大先生”,他作为蒙古舞的奠基人不仅在中国舞蹈史上名垂史册,更是顶尖艺术院校师生代代传承的显性精神符号。先生就像一本书,每个人读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个片段都折射出他丰厚的智慧,我们以不同身份的讲述拼凑起先生的生动形象,将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个人与社会等辩证关系联结起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先生隔空亲近、隔空对话,让先生的一言一行温暖并重塑舞蹈人的精神世界。站在学院70周年校庆的节点上,我们要思考如何弘扬先生的精神去强化顶尖艺术院校的教育属性,努力将先生为人、做事、从艺的艺术观和方法论全面渗透到舞蹈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反哺和滋养学院的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发展,助推我们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在世界文明体系用舞蹈展现中国文化底蕴、彰显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行动是最好的缅怀。作为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北京舞蹈学院将于5月24、25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为人民而舞”——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专场晚会,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将在晚会中选取复排贾作光先生创作的《雁舞》《牧马舞》《鄂尔多斯》《喜悦》《海浪》等十余个作品,以艺术集成的形式总结贾作光先生的艺术成就,以此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1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9周年。


“玛内贾作光”,我们永远怀念您!


责任编辑:刘菲


责任编辑:刘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纪念贾作光先生诞辰100周年对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