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回信精神学习体会汇总

2022-03-02 09:49:11

王红欣:虽然我们在教外语,看起来比较洋气,但其实我们从泥土中走来,从战场上走来,是很有使命感的。王书记讲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是中国参与全球教育竞争的焦点所在。北外将牢记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国情、全球视野”“英语开道、复语跟进”“加强通识、全面发展”,继续向着建设国际化、重特色、高水平、综合型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目标昂扬奋进。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了,专英身负重任,为北外大部分学生教授英文,真正感到使命在肩。

贾杰:北外建校八十周年以来,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了400多位大使。由此可见,北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无愧于“外交官的摇篮”之称号。既然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操。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多元思维。简言之,就是1+N,一颗红心,N个视角。唯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成长为根深叶茂的人才,扎根于祖国,放眼于全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异军突起,会造成众多学科和专业的新旧更替,有的职业正在逐渐没落……曾经的“一招鲜吃遍天”,在当今社会可能不再那么适用了。身在北外,1+N,还可以理解为外语+,也就是除了外语之外,再掌握至少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由此来看,咱们学院的双学位、双专业是大势所趋,未来也是大有可为!

周雪颖:从成立于1941年延安的俄文大队,到延安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再到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师资队伍越来越强大,不变的是北外坚持“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初心,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推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以及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合作的责任意识。80年来北外始终与党同呼吸、共命运,不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祖国的发展建设。通过对回信内容的学习、精神的领悟,我在思想上继续要求进步,作风正派,淡漠名利,自觉维护教育形象,维护学校名誉。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立足自身本职工作,团结协作,力争做好教辅、管理等相关工作。为学院及老师们提供更温馨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更有力的科研助力,更暖心的后勤保障支持。 

修晨: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这一句“希望我们继续发挥传帮带作业,推动北外传承红色基因”时,想到了陈琳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过,他做老师这么多年,始终以三个“up”要求自己,Stand up, Speak up, Shut up。第一个up关乎教学态度,以怎样的精神面貌上好每一堂课,第二个up关乎教学能力,不论是发音技巧,是否洪亮清晰,还是教学内容,是否有独到的掷地有声的观点,能为人民发声,为国发声;第三个up提醒我们不能太以自我为中心,要把握好课堂进度与时间安排。另外陈琳教授也告诉我们,即使已经八九十岁高龄,仍经常翻阅字典,这提醒我们作为语言教师,学无止境,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也传递给学生这样的语言学习好习惯。希望未来也能多组织退休老教授们来为大家做讲座,真正传承好北外传帮带的好传统。

侯俊霞:总书记在信中对全国外语高校的使命做了肯定,一句“大有可为”让大家吃了定心丸,感到未来有许多事情可做,总书记肯定了我们的成绩,也提出了新的任务。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推动北外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这和我们的十四五规划是契合的,在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方面要做得更好,担子更重了,和大家一起努力。

仵胜奇:我们北外的前辈王佐良先生、许国璋先生、纳忠先生、克鲁克先生、伊莎白教授、陈琳教授等,既是我们北外的光荣,也是所有北外人的榜样。作为国内知名外语院校,我们北外人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北外学生的培养目标一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北外的学生首先要政治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二是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北外人不仅要有学好全球语言,更要通晓全球文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促进世界和平、全球发展中作出自己的努力,为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做出新的贡献”。对于这句话,我个人理解,就是要求我们北外的学生了解世界观点、坚定中国立场、把握中国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李莉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北外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回信,工作室党员教师深刻鼓舞,立志传承北外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