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扎实推进思政育人体系——英语专业教工党支部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
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扎实推进思政育人体系
——英语专业教工党支部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国家战略新方位和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持续加强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统一思想认识,提升教育理念,凝聚广泛共识,积极担当实干,着力破解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系统性问题和深层次难题,积极探索构建“符合英语专业定位、彰显外语人才培养特色、顺应学英语学科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和管理新模式,支部于3月19日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共同探寻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的英语专业建设路径。
习近平主席关于全面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系统阐明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以“六个下功”"明确新时代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创造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目标,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揭示了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演进与信息技术革命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教育面临知识结构单一化、思政育人碎片化、实践能力薄弱化等现实挑战,同时迎来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思政深化、智能技术赋能的重大机遇。具体表现为:部分院校英语人才培养仍存在过度侧重语言技能训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不足等问题,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尚未形成长效机制;而随着《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面实施,"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纵深推进,以虚拟仿真、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重构语言教育生态。特别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涉外人才培养亟需突破"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思维定式,通过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维贯通的育人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翻译实践、文学阐释、跨文化交际等教学环节,着力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外语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要求,须重点把握以下实施路径:一是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总纲,推动外语教育从单一语言技能培养向“大思政”育人格局转型升级。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下功夫”重要指示为遵循,在坚定理想信念维度培育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维度构建中西文化比较教学体系,在加强品德修养维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翻译实践有机融合,在增长知识见识维度打造"外语+专业+思政"立体课程模块,在培养奋斗精神维度强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担当,在增强综合素质维度创新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协同培养机制。三是在“讲好中国故事”战略指引下,坚持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相统一,既注重掌握国际话语规则,更强调扎根中华文化沃土,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中外文化融通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