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砺初心,教学相长育新人 ——外国语学院专业支部党员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书写党建融合新篇章
三尺讲台砺初心,教学相长育新人
——专业支部党员参加教学创新大赛书写党建融合新篇章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频共振,11月5日,外国语学院以“教学风采同台竞,以赛促教赋能行”为主题,成功举办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参赛并担任大赛评委。此次竞赛不仅是教学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学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党建+教学”融合路径的重要实践。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育人根基
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党建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本次大赛以“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为宗旨,由学院党委统筹指导,教学督导组、教师骨干组成评审团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竞赛,学院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推动党建与教学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二、推动思政融合,实现价值引领
本次大赛不仅是教学技能的竞技场,更是一堂生动的“课程思政”实践课。参赛教师紧扣“思政融入”的评分维度,精准挖掘外语学科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了“如盐入水”般的育人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不再简单地进行思想“贴标”,而是注重从课程内容出发,探索多元化的育人路径。例如,通过比较中西方在“英雄叙事”“家园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在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更加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理性而深刻的文化自信。


为了克服思政内容与语言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教师们不断探索自然融入的方式。一些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时事作为教学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讨论,帮助他们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这种自然融入、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外语教学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方面的独特作用。大赛也反映出,外国语学院的教师正自觉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融入教学设计与实践,使语言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成为涵养精神、塑造品格的重要阵地。
三、聚焦方法创新,提升课堂活力
比赛中,教师们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和AI辅助等多种方式,着力打造互动充分、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使语言教学更加具身化、情境化。
一些教师通过二维码发放习题与问卷,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据此进行学情分析,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推送。也有教师引导学生使用AIGC工具进行文章续写,并围绕生成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批判性思维。


即使在传统教室环境中,教师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互动形式,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语言实践。配合多媒体投屏等技术手段,实时展示学生的成果和思路,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共享的学习空间。
四、坚持以赛促建,助力教师成长
本次竞赛通过多维评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政融合等)全面检验教师综合素养,尤其注重“教学思政与人文素养”“课堂组织与效果”等党建关联指标。赛后评审组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如增强思政元素融合的自然性、提升AI工具应用能力等,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

以本次大赛为新的起点,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化“党建+教学”融合机制,以课程思政为重点,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学院党委将持续加强对教学改革的引领,鼓励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怀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不断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