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非常具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治理方案,它当然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关于“天下”的思想精髓,同时又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期小编将以“天下”为主题,通过习近平在谈国家交往、谈全球治理时的用典针对广交朋友、“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个部分,来分别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广交朋友。
这句话出自哲人孔子《论语·学而》,大意是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从各个方向、从各个地方会聚到自己的身旁,难道不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吗?阐释我国广交朋友之理念。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的纪念活动的时候他引用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摆明中国和世界人民交往的立场和价值观。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世界各国的人们来到中国,与中国合作,与中国交流,我们要敞开我们的大门,和世界各国人民交朋友,只有在这个过程当中,才能够真正让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也让我们更加地了解世界。
这样一句孔子的名言,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对待朋友,对待与我们友好的国家,对待与世界各国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一种交友的价值观。我们现在正在推动构建的新型国际关系,就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就是要让我们的益友、诤友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大。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一带一路
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大意是:要站在天下最正当的位置,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2016年1月21号,习近平总书记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中用到“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这次演讲当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愿意同阿拉伯国家,共同开创美好未来这样的立场。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中国现在在努力地践行着合作共赢、和合共生,在努力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向国际社会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就提出了要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来筹措基础设施资金。“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网络化、成体系地在推进,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也包括了机场、港口,也包括了通信设施,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共同发展致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切中了时代脉搏,契合了时代需要,为解决全球化挑战指明了一条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句话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中庸》,大意是:世间万物都共同在成长,共同在发育,各自成长各自的,虽然在同样一个环境里边,但是,我并不因为我的成长而妨害你,你也并不因为你的成长,而阻碍我的成长。我们要并行不悖。
2018年5月4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引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讲话中他再一次强调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5月4日上午10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和为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样一个准则,运用到当代国际关系当中、运用到当代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培育当中,这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所用的这三个典故,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一种提醒和激励,要有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信心和决心,还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为战胜这些困难和实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2020年,中华民族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转眼已快过完。摆在面前的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是百年目标的实现时刻。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巨大考验面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既定目标,更需要矢志不渝、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知道,病毒不分国家和种族,在全球化时代下,每个国家都是相互联系的命运共同体。而且,只要一个国家还有疫情,这场抗疫战争就没有完全结束,我们都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对于我们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应该充分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战胜各样困难的精神准备,不要掉以轻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