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西迁路——西北联大抗战迁徙

2020-11-30 22:21:10 陈雨翔

一、西北联大讲师吴世昌先生

谋国年年说帝秦,卢沟战起尚和亲。北门锁钥今何在?南渡衣冠委路尘。排队久,点行频,都无片语话酸辛。谁知送往迎来者,几度生离死别人。”这首词为西北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讲师吴世昌先生所作。

1937年7月底,北平南宛机场失守,平津相继沦陷。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编辑吴世昌先生,曾在九一八事变后与兄吴其昌绝食以促国民政府出兵抗日,被列入日本宪兵队黑名单。平津沦陷后,他挈妇携幼,饭碗也来不及洗,便告别了北平,故有这首《鹧鸪天·平津沦陷后车站所见》。吴世昌一家随着逃难人群到了西安,受许寿裳、黎锦熙之邀,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讲师。

1938年5月,西北联大发掘丝路开凿者张骞墓及墓前石刻后,吴世昌撰写了极具民族情怀的《增修汉博望侯张公骞墓碑记》,对张骞“跋涉万里的凿空之功”极尽褒扬,对“国黉播迁,西暨汉中”,“御侮图强”尽书悲壮,成为西北联大这所战时流亡大学最重要的遗存文献之一。

吴世昌先生后为著名红学家,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二、王耀东连闯四关 

1937年7月28日清晨,王耀东前往位于朝内大街孚王府的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上课途中,得知守卫北平的宋哲元二十九军已经撤离,日本侵略者正在进城。于是,他马上返回家中。第二天,他就看见大批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在天安门前和东西长安街耀武扬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日本侵略者肆意打骂我国同胞。

王耀东很快得知政府在西安成立了包括北平大学在内的西安临时大学,便与体育主任谢似颜教授于10月间离开北平,先乘火车到天津,再乘轮船走海路到青岛,前往西安。这可是一段凶险难料的旅程,他们连闯四关:

第一关,在布满日本军队的北平火车站,王耀东用行李遮挡住脸面,总算在持木棒列队而立的日本兵夹道中进了站,进站后才发现被人盗窃钱包,好在是零钱,车票也在。

第二关,到了天津,出站后在一小旅馆住下,不敢贸然去车站取行李。眼见得日本宪兵扣留许多中国同胞。两位迂夫子,硬着头皮去拿行李,却见行李就摆在站台上,尚未检查,还是车站服务员提醒他们说“趁日本人没来,还不拿走”,两位迂夫子这才提上箱子跑。

第三关,因为各铁道线成为中日争夺的焦点,他们只好改海路从天津乘轮船往青岛。在天津港,日军盘查极严,逐个检查行李物品,好在两人没有露出破绽,船过大沽口,总算脱离虎口。

第四关,从中国军队控制的青岛换乘火车到徐州,凶险却依然伴随。火车刚进徐州站,日本飞机就开始低空扫射,站台上的人纷纷逃避,只有他们还留在站台上,旁边有人高喊“卧倒!”二人才赶紧俯身倒地,随即一排机枪子弹扫射过来,幸运没有受伤。

一路心惊肉跳,两位体育精英终于在10月下旬到了大后方西安,被聘在西安临时大学任教。3年以后的1940年,王耀东的妻子齐志修带着两个孩子,历经艰险,数千里辗转找到陕南城固,一家人终于团聚。

王耀东曾作为中国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在与菲律宾队的比赛中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在终场前准确投篮和罚球命中,中国队反败为胜,以30∶27胜菲律宾队,获得中国三大球在国际比赛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冠军。当时中国队出场的主力阵容为前锋王耀东等,以及后卫孙立人(后来成为一代抗日名将)等。1938年3月,王耀东作为副中队长带领西安临时大学学生第一中队徒步翻越秦岭南迁。抗战胜利后,随北平大学永远地留在了大西北,从事体育教学70余载,为西北体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曾任中华体育总会西北行政区分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陕西省、西安市人大代表、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委员等职。8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2月10日去世,享年107岁。

三、后记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文脉,平津地区文教机构纷纷内迁。同年9月10日,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设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随着战事迫近西安东大门潼关,西安临时大学复南渡汉中,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

1939年8月,西北联合大学最终“一分为五”(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形成“西北五校”和后继“十校”(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以致在京、津、冀、辽、豫、苏、川、陕、甘等9省市的30余所大学与其血脉相连。诚如张岂之先生所说,不管是西南联大的南渡北归,还是西北联大的扎根西北,同样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最高表现。

截至2018年底,在所涉10所后继高校师生中走出诸如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师昌绪、大庆油田的发现人之一田在艺、用碧玛一号拯救大半个中国的赵洪璋等195名两院院士,成就了诸如黄文弼作为中国学者首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千里无人区和罗布泊死亡之海,开拓丝路考古的壮举,成就了郑资约教授行程两千海里测绘和接收南海诸岛,以及傅角今教授主持我国南海划界等70余项重大科学发现或人文社科成果。

这些成就来自日机的追踪轰炸之下,来自辗转数千里大迁徙的途中,来自泥巴茅草屋或破庙旧祠的教室里,来自风餐露宿的大漠驼背之上,来自那些衣服肘部磨得发亮、袖口、下摆“无边无疆”的教授们之中,来自“水煮白菜一口沙”“昼夜灯火无眠”的近万名优秀学子之中。

本科生财务专业第二党支部

陈雨翔

2020年11月30日

责任编辑:陈雨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漫漫西迁路——西北联大抗战迁徙。一、西北联大讲师吴世昌先生。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讲师。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