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之美遇上艺术灵感:京皖高校教师党支部 “跨界对话” 共探育人新路径
2025年9月22日,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教师党支部一行专程赴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调研学习,携手以“地质之美与艺术创作的跨界对话”为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同探索跨学科育人新路径,为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活动汇聚了多方教育力量,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牛漫兰教授、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刘秀伟教授,以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傅晓琦老师共同参与,为这场 “跨界对话” 提供了专业引领与方向指导。
活动伊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牛漫兰教授详细介绍了源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的情况。该支部有着扎实的党建根基与卓越的发展历程:2018年获评校先进党支部,2022年获批校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24年入选全国高校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 “强国行” 专项行动团队。目前,支部拥有党员教师 16 人,始终以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规范化组织生活为抓手,不断强化党员教师的理论学习与政治素养。同时,支部创新构建 “名师示范、骨干引领、青年成长” 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推动党的建设与学科事业发展实现 “双促进、双提升”,引导全体党员教师自觉践行 “四有好老师” 标准。近两年来,支部建设成果显著:3名党员教师成功晋升高级职称,成功引进1名优秀人才,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现有安徽省教学名师 1 人、线上教学名师 1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为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筑牢了坚实的师资根基。

活动现场,两支部党员教师围绕 “地质之美” 与 “艺术创作” 的融合展开深度交流。牛漫兰教授结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详细介绍了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在地质资源勘探、地质数据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研成果,通过展示地质样本、勘探数据图表等,生动解读了地质结构中蕴含的科学规律与自然之美,让在场的设计学科教师直观感受到地质领域的独特魅力。刘秀伟教授则从设计艺术的视角出发,分享了艺术创作如何从自然科学中汲取灵感,以地质地貌的色彩层次、纹理质感、形态特征为例,阐述其对视觉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科普宣传作品创作的启发,提出 “用艺术语言转译地质科学,用设计思维传播地质文化” 的合作理念,为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傅晓琦老师结合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赛事经验,建议双方可依托赛事平台,联合开展以 “地质文化” 为主题的设计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将地质元素融入设计作品,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助力地质科学知识的大众化传播。
在互动研讨环节,两支部教师围绕 “跨学科育人模式构建”“地质文化 IP 设计开发”“学生联合实践课题开展” 等议题各抒己见。合肥工业大学的党员教师提出,可开放地质实验室资源,为设计学科学生提供实地观察、样本采集的机会;北京印刷学院的教师则表示,可结合设计专业优势,为地质学科的科普宣传、成果展示提供视觉设计支持。双方还就共建跨学科教学案例库、联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深化合作、共探育人新路径奠定了基础。

此次京皖高校教师党支部的 “跨界对话”,不仅是一次党建经验的交流分享,更是一次跨学科育人思路的碰撞与融合。通过党建纽带,两支部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地质科学与设计艺术的优势互补,既拓宽了党员教师的学术视野,也为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探索了新方向。双方均表示,未来将以此次联学联建为起点,持续深化 “支部手拉手” 合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跨学科育人新模式,让地质之美激发更多艺术灵感,让艺术创作赋能地质科学传播,共同为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